像《罗马》这类的文艺片,在艺联专线发行是否限制了影片的出圈,无法让更多观众关注?
首发

像《罗马》这类的文艺片,在艺联专线发行是否限制了影片的出圈,无法让更多观众关注?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不是在艺联专线发行。《罗马》的票房可能会更惨淡。

《罗马》是2018年令业内人士感到最为惊艳的影片。5月10日在中国公映前。这部电影已经荣获了120项大奖及提名。 包括第9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7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奖等等。如果你问一个电影人。2018年他最喜欢的电影有什么。如果不将《罗马》列入 。恐怕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电影人。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业内”这个词。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阿方索·卡隆。或许是因为与Netflix合作。没有票房压力。他拍摄了自己从业以来最私人化的电影。《罗马》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风雨飘摇的墨西哥城。一位年轻女佣先后经历了未婚先孕和被抛弃。而她工作的女主人家也在此时遭遇家庭危机。同时被男人伤害的两位女性。最终在苦难中涅槃重生。卡隆曾说电影中90%的场景来自于他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可以想象。《罗马》这部私人化的电影。显然不如《何以为家》、《小偷家族》那些同样在国际上斩获大奖。却又具有普世性。更易引起共鸣的电影那样有观众缘。也就是说。《罗马》这部电影的私人化“属性\”就决定了它不是一部可以在票房上有竞争性的电影。你可以拿其作为教科书来观摩学习收藏。但不得不说。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都爱看教科书。

所以。《罗马》5月10日在全国艺联上映。首日票房73.5万。两日票房不到200万。其实这个数字并不令人意外。如果《罗马》全线上映而非仅在艺联专线发行。在《复联4》碾压同档电影的那个上映时段。我认为《罗马》的票房也许还不如现在多。

可以作为比较的是国产文艺片《撞死了一只羊》。影片与《复联4》正面相迎。因为是在首艺联放映。最终取得了千万票房。已经创下了导演万玛才旦最好的票房成绩。如果不是在全国艺联发行放映。我想票房数字肯定会更低。因为在艺联放映。至少有固定的影厅保持排片。而在普通院线。没有票房。谁会给你排片呢?

再比如。今年3月22日。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在内地上映。尽管有柏林影帝影后奖的“加持”和不俗的口碑。该片全线上映后却依然票房乏力。仅为几千万。而奥斯卡热门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全国艺联放映。却取得了近亿票房。成绩不俗。

而关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有一组比较乐观的数据。2017年10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有7部电影、90万人次购票;2018年。票房增长了143%。观影人数翻两倍;2019年。票房和口碑再创历史新高。业内预测。未来三年。中国观看艺术电影的人群可以覆盖180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也会推动中国国产电影及中国观众的成长。

因此。个人认为。《罗马》票房不好。并非是选择艺联发行放映的”错’,而是非要以票房去要求这部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就是人们的世俗了。而就长远来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显然对文艺片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其他观点:

在讨论《罗马》失利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下艺联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相较于商业电影。内地影市氛围对文艺片并不算友好。一方面由于文艺片票房号召力不强。难以获得公映机会。一方面由于影片导演个人意识、审美和价值取向过于浓厚。即便上映。也因为大部分观众接受度低而惨淡收场。

导演李睿珺曾回忆2015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上映时的境况:几乎没有公司愿意发行这部电影。出品方之一的方励决定自己干。起初计划在全国选择200家影院针对性地上映。但因条件限制只能全线铺开。结果上映首日排片为0.5%。次日只剩百分之零点零几。电影最终票房不到百万(81.5万)。连宣发费都覆盖不了。

事实上。《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豆瓣评分7.9。更曾被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优质影片尚且如此。文艺片生存空间之狭窄可见一斑。

2016年10月。为改善艺术电影市场环境。同时也参考了国外以艺术影院“分线放映”满足不同观影群体内容需求的模式。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联手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该联盟在第13届长春电影节上正式启动。

美国艺术片体系由独立运营的艺术影院撑起。如连锁经营的Landmark和Sundance等规模院线。中国则由商业院线构成艺联主力。艺联规定加盟影厅需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同时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排片。作为回报。影院将能享有影片三个月“长线放映”的政策。

成立之初。万达电影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江苏幸福蓝海影院等院线方拿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4月。艺联加盟影院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覆盖了248个城市3222家影院。加盟银幕达到3795块。不难看出。经过三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艺联已经初具规模。

艺联开“专线发行”先河。择片“品相”逐渐清晰

艺联的成立毋庸置疑为文艺片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曾公布一组数据。文艺类动画电影《犬之岛》在国内全线上映时。有98.7%的全国艺联加盟影院参与排片。影院数量占全部排片影院的16.0%。产出票房却占到了总票房的50.1%;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全线上映时。有98.2%的全国艺联加盟影院参与排片。影院数量占比15.3%。产出票房占影片总票房的41.4%。

也就是说。在影片全线发行的前提下。艺联加盟影院对艺术片的票房贡献更为突出。渠道细分侧面提高了影院的“销售能力”。

市场风向逐步流转。更进一步细化市场的“专线发行”也进行了多次试水。区别于全线发行。选择专线发行的电影仅登陆艺联加盟院线。做排他性发行。而不在其他非加盟影院上映。

原因不难分析。如果不在片源上对艺联影院有所倾斜。让其获得区别于商业院线的独家片源。则加入艺联对影院来说并无实质意义。

一切发行行为最终都是商业行为。即便加入艺联。院线仍会有商业层面的考量。选择给一些小众文艺电影场次和排片。便是以牺牲观众接受度更好的商业片的场次、排片和最终票房为代价。无论是国内文艺片出品方还是国外文艺片的引进方。更“恰当”的做法。是以专线发行的形式与影院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2017年8月。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被引进中国。开先河地采取了艺联专线发行的方式。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分线发行。66个城市的190家艺联加盟影院为该片开放了270块银幕。银幕占比未达到当年市场银幕总量的1%。其最终票房停留在818.1万。作为一次市场试水。其象征意义远无法用票房表现衡量。

此后。专线发行的动作越来越频繁。据艺联最新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三年中。艺联采取专线放映、联合放映和举办影展等形式。共发行放映了80部艺术影片。其中专线放映共计12部。《波西米亚狂想曲》《三块广告牌》《第三度嫌疑人》《尼斯:疯狂的心》等进口文艺片。《路过未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撞死了一只羊》《阿飞正传》等国产文艺片均采取了专线发行方式。

在笔者看来。艺联专线发行的电影“品相”逐步清晰——即电影有一定品质感。大部分已经在国外获奖。但主创团队国内知名度普遍较低。影片内容往往较严肃、脱离主流观众口味。与商业爽片相比并不具备票房爆款的基因。如果没有适合的引进和发行渠道。很可能只能与内地观众“网盘见”。

《罗马》失利暴露专线发行短板。艺联模式效果存疑?

由此看来。《罗马》正是一部艺联品相十足的电影。全片围绕着上世纪70年代墨西哥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雇主和保姆展开。两个不同阶级女性的命运折射出墨西哥的时代动荡和变迁。为了重现阿方索·卡隆童年记忆中的家乡。《罗马》反主流地使用黑白色调烘托年代感。并穿插了大量横摇镜头和固定镜头。

典型的作者电影风格。再加上其早在去年12月就登陆Netflix。内地引进滞后、盗版资源已经泛滥。引进的是普通2D版本而非杜比全景声版等硬伤。《罗马》票房上的失利似乎情有可原。

然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内地至少上映了24部奥斯卡提名及获奖影片。其中仅《一次别离》《艺术家》《第一夫人》票房不足500万——换句话说。《罗马》一朝倒退回2012年《一次别离》的票房表现。实际上。经过七年时间对观众和市场的培养、孵化。文艺片的处境已经改善不少。《罗马》更堪称一部口碑佳作。内地上映之前。自媒体夹道欢迎。张静初、梁文道等大咖争当“自来水”。其在豆瓣、猫眼、淘票票的评分达到8.2、8.6、8.6。而今年以来实现“豆猫淘888”的院线电影不足10部。

我们需要厘清的问题是。《罗马》“开倒车”的背后。有没有更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原因?

笔者认为。现阶段艺联模式的缺点和短板。或许正是症结所在。

艺联被视作内地艺术院线建设的一次“实质性进步”。目前看来。其效果是发掘优秀艺术片和艺术片导演。并保证影片的场次和排片。让影片在上映之初不被市场挤压。但缺点是覆盖面积小、覆盖人群狭窄。

就《罗马》而言。以长沙为例。据笔者查询。5月29日、30日、31日播放《罗马》的影院仅5家、4家、1家。因为票房惨淡。无一例外都安排在冷门场次。盗版资源的猖獗侧面说明观众有强烈的观影需求。而如果家附近没有艺联影院、没有合适的时间段。观众是否就“被流失”了呢?

艺术电影的“小众”决定了其全线发行劣势明显。一来承担不起高昂的宣发费用。二来无法区分艺术片观众和普通观众。不利于影片口碑的积累和扩散。在国内电影市场批量投放艺术影院的条件不足时。组建艺联就成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动作。艺联整合行业片源、发行资源、院线资源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影片也得以借艺联“背书”打上优质艺术片的标签。省下大笔宣发费用。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优势对国产文艺片更为适用。对《罗马》这种小众但高口碑、有明显市场需求的进口文艺片。专线发行暴露的是影片宣发上的短板——无法将观众请到影院。票房自然后继无力。而票房越惨淡。艺术电影的未来就越难。

原本。让影片找到合适的观众、让观众更便捷的找到喜欢的影片。是分线发行最迫切的需求点。在互联网影业公司对艺术电影运作越来越娴熟的当下。艺联模式显然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其他观点:

在其他电影在考虑收益之时。《罗马》却在为上映发愁!

《罗马》——一部伟大而私人的电影


从电影本身而言。《罗马》无疑是伟大的。这部电影纪录了墨西哥由盛转衰历史时期的一个片段。这也是墨西哥新时期的起点。导演阿方索·卡隆作为一个亲历者。他的电影忠于事实。电影中的情节甚至布景等都是按照阿方索·卡隆小时候的生活场景作为模板。

《罗马》——一部成功又失败的电影

在国际的各大电影盛事中。《罗马》凭借着特殊的题材和极高的电影制作水准备受瞩目。其实《罗马》原定于2018年戛纳首映。可惜当时戛纳方面和影片发行方Netflix存在一些纠纷。所以后来《罗马》便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拿下该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最后《罗马》也拿下了最佳外语片。虽然没有拿下最佳影片还是有些缺憾。但这个结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主流影院自然不可能在选择《罗马》。所以艺联专线播放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当其他电影还在考虑“活得好”的时候。《罗马》却是在考虑“活下去”。

罗马——突破传统的电影模式!

当然。《罗马》这部电影的盈利并非仅仅来自影院。实际上这是一部突破传统电影模式的电影!

据悉《罗马》原本于2016年开拍。可是中途出现了资金问题。后来Netflix出钱买断了这部影片。传统的电影都是依靠影院获得盈利。然而Netflix的做法却恰恰相反。Netflix对播放影院提出了必须使用70mm胶片放映等要求。可大多数影院并没有条件或者不愿意配合。所以《罗马》上映的影院寥寥无几。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也许未来传统的电影院发行制度将会被打破。而《罗马》则是起点。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中国历史上。自封建时代始。历朝历代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寿命[&...

共享充电桩前景如何?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就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而言。共享充电桩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

茄子怎么做才不会又难看又难吃?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谢邀!我不这么喜欢吃茄子。以前做家常饭吃的时候。炒茄子[&h...

廊坊落选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到底缺了些啥?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是常住廊坊的北京人。廊坊几乎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不爱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3:27

    罗马,票房,电影,文艺片,影院,影片,艺术,专线,观众,墨西哥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3:27

    没想到大家都对像《罗马》这类的文艺片,在艺联专线发行是否限制了影片的出圈,无法让更多观众关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3:27

    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不是在艺联专线发行。《罗马》的票房可能会更惨淡。《罗马》是2018年令业内人士感到最为惊艳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