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宝藏是如何重获新生的?
首发

敦煌文化宝藏是如何重获新生的?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去过两次莫高窟。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进去参观。只能看到可以开放的一些区域。不能拍照。不能近距离的长时间观看。更不能触摸和用强光去照射。这些都是出于对古代文物的保护。

所以。敦煌文化宝藏要重获新生。第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和以旧修旧

我们可以从壁画的艺术性上细分:

舞蹈类

色彩类

材料类

化学类

历史类

人文类

器乐类

民俗类

影视类

通过不同细分类别。举办各种学术研究和推广

通过不同媒介推广

通过不同层次的分享

通过不同方向的挖掘

其他观点:

丝绸之路话古今

敦煌。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立河西四郡时正式得名。东汉应邵注释认为:“敦。大也。煌。盛也。”唐《元和郡县图志》解释说:“敦。大也。以其开广西域。故以盛名。”裴矩也在《西域记》中说过。去西域道路有三。“发自敦煌”“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自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难以计数的工匠、画师。将丝绸商旅、舞乐繁华。辅以极富创造力的线条与色彩。凝刻在了穿越时空的历史走廊里。后经历代兴建。加之唐时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盛极一时。

历经沧桑岁月。敦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运多舛存宝库

遗憾的是。后世朝代更替。至明代莫高窟近乎被世人遗忘。沉寂多年。莫高窟再次吸引世人目光已是清末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忙于割地赔款的晚清政府并未引起重视。倒是外国掠夺者把一箱箱中国的文化瑰宝偷运出境。掠至西方。令中华有识之士极为愤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许多与敦煌学有关的书籍与机构。成果颇多。1931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集数年编纂、众人之力而成的《敦煌劫余录》就是其中的代表。

敦煌研究院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并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病害、崖体风化和坍塌、风沙侵蚀等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问题。开始了初步抢救性保护。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的原型石磐陀出现在敦煌壁画中

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是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和其它文物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接待单位。

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这标志着80年前“出走”的敦煌学终于回归故里。此后。在中国学者的辛勤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得以逐渐改变。现在。中国是敦煌学研究的中心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在2019年7月底。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

千年传承“供养人”

在敦煌石窟壁画中。除了众多佛国世界的人物。还有数不清的世俗面孔。他们即是在敦煌出资开窟者。被称为“供养人”。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仅莫高窟里的供养人画像超过900个。

保护敦煌文化宝藏。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许多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更是关乎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历代“供养人”的坚守和创新。在抢救、保存、研究敦煌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2018年9月26日晚。20位最具典型服饰特征的古代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模特。穿越而来。走上T台秀时装。生动还原了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形象。冯志军摄

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文物专项保护条例和保护总体规划。让莫高窟有了专项法规的“护身符”。同时。分析研究塑像、壁画的制作材料和病害机理。保护修复了大量彩塑、壁画。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保护规范。

70年多年过去。敦煌研究院也从最早的10人团队。发展到如今1281人的队伍。历经4代“供养人”的接力。负责起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的管理和保护。

窟粉进阶讲解员

如今的莫高窟。高峰时。每天接待超过1万八千人的游客。而石窟壁画也开始以流行时尚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敦煌石窟包罗万象。誉满全球。近年来更是圈粉无数。

在敦煌研究院里。粉丝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窟粉”。这些窟粉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

窟粉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对敦煌石窟的痴迷。异乎寻常。“为了学习到洞窟的内容。窟粉们常常不惜一切代价。来洞窟来十几遍、几十遍。看展览。看几个月。”

2016年3月8日。敦煌研究院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部分窟粉甚至会追随讲解员的脚步。和讲解员保持联络、往来。他们会每天关注讲解员的微信、微博展示的。和洞窟壁画相关的内容、洞窟中的新发现。并留言和讲解员讨论。

而为了满足意犹未尽的窟粉。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敦煌研究院有时候还会办一些小的聚会。讲解员会开一些小直播。这样良性的互动过程中。有些窟粉因为痴迷壁画。直接选择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

涅槃重生“九色鹿”

“本生”(巴利文Jataka)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根据古代印度的轮回转生和业报观念,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降生为各种圣人贤者、仁禽义兽,积累了无数次转生的善行,最终才修成正果,成为佛陀。这些多半创作于公元前数世纪的本生故事,主要来源于印度长期流传的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等。佛教创立初期,为弘扬佛法,争取信众,对这些民众耳熟能详的题材加以吸收、改造和利用。根据本生故事编撰而成的佛经称《本生经》,绘制成图像谓《本生图》。

敦煌壁画《鹿王本生》

《九色鹿》动画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1980年夏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九色鹿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由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从东到西到了敦煌。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团队人员临摹了五大本速写。5个主创人员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任务就是要完成九色鹿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那时条件艰苦。并且需要靠手绘。只为将九色鹿形象以最真实、生动的形式呈现在电影荧幕前。整个九色鹿虽只有24分钟。但为此创作设计了200余幅场景 。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结合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这部实在太过经典。绝美的画面每次看都会被震到。堪称完美的艺术品。

《九色鹿》动画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

数字敦煌化“永生”

敦煌作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支点。与莫高窟在其中的地位密不可分。开拓性地建立数字档案。让莫高窟以数字化的方式“永生”。

他们建立了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完成了敦煌石窟135个洞窟的数字化。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及虚拟漫游体验节目正式上网;2017年。“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正式开通。全球网友都可登录欣赏石窟内部文物的高清图像。还可以进行VR虚拟现实体验。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同时。敦煌研究院立足于“科技+文化”的基础策略。以最新科技和泛娱乐文化生态。与敦煌科研成果深入合作。从游戏、动漫、旅游、音乐、云、AR/VR技术六大维度推进。保护、传承、活化敦煌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赋能经典传统文化。推动“数字丝路”上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交流。探索把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形成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模式。并进行创新的演绎。让我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有更多机会展现在年轻人的面前。

申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经综合编辑成文。仅为个人问答的答案。部分图片为未知来源未作署名。谨向图文原创作者致谢并致歉。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求上海嵊泗列岛旅游推荐?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是宁波的。也经常带队去嵊泗。枸杞岛以及东极岛。推荐一[&h...

春秋末年称雄一时的越国为什么到战国时期显得默默无闻,而没有位列七雄的地位?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分享各类历史故事。如果你也是。点[&...

三国华容道几种玩法?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华容道游戏属于滑块类游戏。游戏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水浒传》108条好汉里,赞成招安和不赞成招安的哪个比例大一些?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纵观梁山众好汉。对于诏安问[&he...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1:09:04

    敦煌,莫高窟,本生,敦煌石窟,壁画,养人,洞窟,讲解员,研究院,丝绸之路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1:09:04

    没想到大家都对敦煌文化宝藏是如何重获新生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1:09:04

    我去过两次莫高窟。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进去参观。只能看到可以开放的一些区域。不能拍照。不能近距离的长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