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什么历史背景,大概有多少人走西口?
首发

走西口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什么历史背景,大概有多少人走西口?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西口杀虎口。在明代是长城要塞。名为杀胡口、杀胡堡。从这个名称可见当时长城内与边塞民族关系的紧张状况。隆庆和议后明朝在长城沿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设互市。大同右卫即于此时设马市于杀胡口关城下。使之成为边贸往来的孔道与平台。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的杀虎口是“走西口”的“西口”之一。杀虎口不仅是通往蒙古。还是通往俄罗斯的重要商道。走出杀虎口。晋商们就迎来了一片新天地。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入清。杀胡口改名为杀虎口。因其位于西北商道的交通枢纽。顺治七年(1650年)。清政府在杀虎口设税关。次年“设监督一员。经收课税”。此后。又在归化城设分关。沿长城内外大同得胜口、河曲、包头、托克托、阳高和天镇等处设税收分局、支卡。专门负责征收东自天镇、西至陕西神木一带的关税。并规定。“商人运载货物。例需直赴杀虎口输税。不许绕避别口私走”。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从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看。山西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杀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是指黄河渡口“西口”。山西二人台《走西口》中明确说到走西口路线。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渡过黄河“西口”。从陕北府谷(古城)。走入内蒙。后来“西口”指长城口。由于“走西口”的人群极为庞大而繁杂。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确切所指其实并不相同。概乎言之。“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各地至内蒙的各个通道隘口。

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动辄流移。而自地理环境视之。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政府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于是。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以山西为例。清代以来有一句谚语说:“雁门关上雁难飞。归化圆宝如山堆。山西亢旱没啥事。归化一荒嘴揪起。”所谓嘴揪起。也就是饿肚子的模样。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为山西冲要三关之冠。归化亦即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此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归化为商贾辐辏之地。对于山西经济的影响极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本省发生大旱。对于当地社会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归化一带发生灾荒。那这些地方的民众就只能忍饥挨饿了——这当然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

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言。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移民的辛勤耘作。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而大批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此外。“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种交流。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譬如蒙汉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汉族的信天游、山歌、蒙古族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二人台”中最具代表性的《走西口》。状摹的是太原府女子孙玉莲。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就遇到了“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只得离开爱妻。外出走西口。该剧刻画了一对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情景。《走西口》剧种的流行很广。所见。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均有《走西口》。但就像“西口”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涵义一样。《走西口》主人公玉莲的籍贯也有不同的说法。譬如。陕西的《走西口》。就说孙玉莲为延安府人。而不出自太原府。在《走西口》中。对情爱如火如痴的“妹妹”。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记住眼前的土窑洞、热炕头。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穿越了时空。闻之令人动容。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了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内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其他观点: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动辄流移。而自地理环境视之。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政府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于是。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此外。\"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种交流。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譬如蒙汉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汉族的信天游、山歌、蒙古族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二人台\"中最具代表性的《走西口》。状摹的是太原府女子孙玉莲。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就遇到了\"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只得离开爱妻。外出走西口。该剧刻画了一对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情景。《走西口》剧种的流行很广。所见。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均有《走西口》。但就像\"西口\"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涵义一样。《走西口》主人公玉莲的籍贯也有不同的说法。譬如。陕西的《走西口》。就说孙玉莲为延安府人。而不出自太原府。在《走西口》中。对情爱如火如痴的\"妹妹\"。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记住眼前的土窑洞、热炕头。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穿越了时空。闻之令人动容。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其他观点:

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下南洋;这四股大军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移民主旋律。

故事发生在明朝中期。一直延续到清朝整个一朝;时间的跨度长达将近四百年。俗话说。故土难离;为什么不在家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却偏偏要离乡背井流落他乡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口急剧增加”;现有的耕地无法养活“过剩”的人口;此外。清代乾隆时期开放东北移民政策抵消俄罗斯的扩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回到“走西口”。走西口。和其它几路离开家乡的移民潮一样。也是因为连年太平没有大规模战争人口增加过快。使得老百姓不得不另谋生路!

有道是“树挪死 。人挪活”;走西口。同时也造就了当时西北边疆的经济繁荣;极少数有经营头脑的当起了老板。晋商也因此名噪一时。

中国古代的地名非常富有文化色彩;比如说“杀虎口”就是其中之一。走西口必定经过“杀虎口”。也就是说“给你一个下马威”。如果顺利通过。前程无限光明。

走西口。其实不一定是“一路向西”;最后的目的地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当时叫做“归远(归绥”(绥化)地区;

真正一路向西的是极少数。最后到了莫斯科(当时俄罗斯已经修了远东铁路)。

前前后后几百年。走西口的总人数已经无法准确统计。大概至少在五百万左右吧!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孙悟空为何不学习更厉害的三十六变?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在《西游记》中。共有两种变化之术:一种是天罡数三十六变。[&...

《青春有你2》里的“河妹”谁最惨?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2020年是女团选秀“大年”。《青春有你2》、《创造营2[&...

做什么消磨时间比较好?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消磨时间应做自已爱好的.敢兴趣的事。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正[&...

六月了。生意越来越淡,七月估计会更惨,大家都有什么打算呢?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熬。也就叫坚持!老婆小生意上个月卖香油营业额2700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5:31:50

    西口,山西,移民,口外,虎口,文化,蒙古,内蒙古,地区,等地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5:31:50

    没想到大家都对走西口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什么历史背景,大概有多少人走西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5:31:50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