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首发

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郭子仪(697 -781年)。人称郭令公。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身份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打败史思明。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于回鹘合兵。收复了两京。平定了安史之乱。765年。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并与其联合。大破吐蕃。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次年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因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为汾阳郡王。被尊为“尚父”。后进位太尉、中书令。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郭子仪身长六尺有余。体貌俊秀。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后累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后因郭母(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去职返家守孝。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月。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粟特族人安禄山。平卢军兵马使、突厥人史思明先后叛乱。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郭子仪兵出井陉(今属河北石家庄)。汇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当时。郭子仪、李光弼之兵全部加起来还不足安禄山一人所率兵力的五分之一。硬是在九门(今河北藁城)抵御史思明40多天。郭子仪、李光弼两军奋勇厮杀。夺取了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东北)九县控制权。安禄山、史思明后路受到严重威胁。

此前。李光弼与史思明在常山对峙了四十多天。叛军阻断了唐军的粮道。常山郡城(今河北正定)缺少草料。每十匹马才分到两束草。只好冒险到附近的石邑县(今石家庄桥西区)调运。从常山到石邑。路上会与叛军遭遇。运输车队人员要全副武装。在大队弓弩手的保护下结成方阵才能成行。为彻底断绝唐军粮草。叛军开始攻打石邑。唐军处境越发艰难。于是李光弼向在河东道北部的郭子仪求援。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九门、藁城后。退守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则跟踪而至。郭子仪见史思明“我行亦行。我止亦止”。于是将计就计。郭子仪到了行唐(今属石家庄)。郭子仪精选五百骑兵又出来挑战。史思明不知是计。追了三天三夜。赶到行唐已是人困马乏。郭子仪趁敌军疲惫之机。在沙河击破敌军后。回常阳驻守。安禄山得知史思明作战不利。增派蔡希德两万兵马从河南洛阳北上。又令牛廷玢率兵一万从范阳(今河北保定定兴)驰援史思明。此时。郭子仪收编叛军中不愿对抗朝廷的士兵、地方边民、散兵游勇;部队也很快有了5、6万人。郭子仪不愿意与史思明死打硬拼。而是牵着史思明鼻子继续走。郭子仪从沙河(河北行唐与新乐之间)、行唐。到达恒阳(今河北曲阳)。一路上敌快我快、敌慢我慢。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了恒阳。则命军士、百姓加紧加固城墙。备齐作战物质。史思明见援军到达。实力大增。也就不再顾虑。放心大胆跟踪到了恒阳。郭子仪采取轮流休整、“贼来则守。贼去则追”的战法。就是不和敌人硬碰硬地打。史思明五万多人累得精疲力尽。欲战不能。欲退不甘的疲惫状态。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底。郭子仪见时机已到。决定大规模反击。他预先联合李光弼(此时约4、5万兵力)说:“敌人仗着增加了兵力。必定轻视我等。轻视我等。他们内心就不坚定。我们就一定能攻克他”。李光弼以为然。郭子仪、李光弼会师后实力大增。共有蕃汉步骑十余万。其中包括朔方军、太原弩手。以及河北各州郡的团结兵。在嘉山(今河北定西)夹击史思明。嘉山是一座独山。也是恒阳城外唯一的制高点。史思明以少打多。还中了夹击。疲惫之师对生力之军。哪里扛得住。叛军当即被杀四万余人。被俘一千多人。史思明在战斗中落马。连忙爬起来混在败兵里逃出包围圈。带着几千人狼狈逃回博陵(今河北定州)。郭子仪、李光弼乘胜包围博陵。这一仗。史称“嘉山之战”。 嘉山之战是安史之乱初期河北战场一次决定性作战行动。唐军因此赢得了河北战场的主动权。

嘉山一战。唐军声威大震。河北十多个郡县纷纷杀死守将。复归大唐。正当郭李准备在河北大展身手时。由于唐蕃将哥舒翰在灵宝兵败。潼关失守。郭子仪、李光弼只得搬师返回朔方。郭李去后。河北局势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

同年(756年)六月十三日。唐玄宗逃往蜀州(今四川成都)。途径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北)。愤怒的士兵用乱刀砍死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父子。并要求处死杨氏豪族。唐玄宗无奈。命高力士缢死了杨贵妃(杨玉环)。不久京城长安沦陷。月底。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年号至德。郭子仪奉命率军5万到灵武保驾。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朔方节度使。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李亨任命自己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即唐代宗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但李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实际指挥权就落在郭子仪手中。也就是说郭子仪是一位不是元帅的元帅。

同年(757年)冬。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弑杀。朝廷欲大举进攻。郭子仪率军在潼关进攻叛军崔乾祐部。崔乾祐战败。退保蒲津。此时蒲津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旻、司士徐景及宗室李子锋在城中密谋作为内应。郭子仪进攻蒲津。赵复等人斩断城墙。打开城门。崔乾祐逃往安邑。敌将永丰守卫仓安守忠带兵出战。郭子仪儿子郭旰与其交战。杀死敌军1万级。夺取了永丰仓。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郭旰阵亡。郭子仪草草将其掩埋。此后数月。唐军与叛军互有胜负。特别是在清渠(今西安以西)与叛将安守忠交战。唐军失利。部众溃散。很多武器都丢在了清渠。秋九月底。唐军进军长安。与安守中、李归仁、张通儒的10万叛军对峙。郭子仪接受上次作战(清渠之战)的经验教训。加强纵深部署。令李嗣业为前锋。王恩礼断后。自己率中军接应。李归仁前来挑战。被李嗣业击退。叛军见事不谐。增派骑兵从侧后迂回唐军。郭子仪命回纥铁勒部落将领仆固怀恩带领回纥骑兵迎击。双方交战大半天。郭子仪率兵猛攻猛冲。歼敌6万余人。俘虏敌2万余人。叛军残余逃长安入沟堑而死者甚众。还有不少叛军趁乱逃跑了。叛将张通儒弃城逃往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第二天。长安攻克。

郭子仪认为:与其在陕州对峙干耗。不如主动在它地出击。于是率兵转战洛阳。十月十五日。郭子仪兵至新店(今河南陕县)时。与安庆绪援军遭遇。原来。安庆绪得知张通儒等兵败。急派调严庄10万兵马前往陕州增援张通儒。郭子仪大军正面攻击。仆固怀恩率回纥军登山绕到叛军背后出击。叛军最怕回纥人。见后山射来给回纥箭。立即惊慌失措。郭子仪、仆固怀恩两面夹击。严庄大败。尸横遍野。张通儒得知严庄兵败。不敢再守陕州。随严庄后逃回了洛阳。安庆绪见洛阳无法坚守。率兵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郭子仪收复了洛阳。郭子仪因收复两京有功。被晋封为代国公。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叛军。擒获叛将安守忠。郭子仪从杏园(今河南汲县东南)渡过黄河。在获嘉击败叛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郭子仪当即围攻卫州(今河南卫辉)。当时。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副元帅。无法相互统领。唐肃宗只好让宦官鱼朝恩权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算作为最高指挥官。安庆绪统兵七万。分三路向卫州增援。唐将鲁炅(jiǒng)从阳武。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和当地守将李嗣业一起会合郭子仪于卫州。开战前。郭子仪先选出3千人射手埋伏于营垣之内。并嘱咐道:“等我军退却。叛军必定乘机攻营垒。你们就呐喊射箭”。两军交战不久。郭子仪假装兵败。叛军追击。追到营垒下。伏兵立刻登上垒垣。乱箭齐发如同下雨。叛军大惊退走。郭子仪回军冲杀。安庆绪大败。叛军被斩首4万级。此战。郭子仪军获铠胄数10万。捕杀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攻克了卫州。安庆绪逃回相州。郭子仪等率军则追击到了相州(邺城。即河南安阳)。

唐军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领兵相继来到。将相州层层围住。安庆绪知道自己已经被郭子仪等困于死成。只好以“出让皇帝”为代价。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自以为得到了“皇帝”称号。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发兵从魏州来增援安庆绪。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被杀伤的人数几乎相等。鲁炅中流矢受伤退出战斗。郭子仪率部在后。还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便近在咫尺却什么也看不清。唐军各部如同散沙。互不隶属、各自为战。反被史思明、安庆绪打败。

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将唐军失败的责任推在郭子仪身上。唐肃宗信以为真。让李光弼代替郭子仪的职务。上元元年(760年)正月。肃宗任命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留守在京师。二月。唐军朔方统帅李国贞、太原节度使邓景山相继被部下反叛所杀。朝廷害怕这两支叛军与安史联合。当时。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兵败邙山。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朝廷只好启用郭子仪。此时。唐肃宗病重。不见朝臣。郭子仪请求道:“老臣受命。将死外地。没有见到陛下。会死瞑目的”。肃宗命人将其请入卧室。说:“河东事情托给卿了”。并赐他御马等物。郭子仪含泪答应。郭子仪到达绛州(今山西运城)。擒获诛杀为首作乱的王元振等数十人。新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也处死了作乱者。各地打算反叛的将领尽皆恐惧。不再敢作乱了。

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762年)。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史思明在相州替安庆绪解了围。自认立下大功。要和安庆绪平分兵权。安庆绪不肯。史思明一怒之下。杀死了安庆绪。吞并安庆绪的军队。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史思明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杀死。唐代宗打算让郭子仪增兵攻克洛阳。鱼朝恩、程元振的便在李豫面前进奉谗言。唐代宗耳根过软。就放弃了这个打算。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冬天。吐蕃入寇。宦官大将军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由于之前唐代宗猜忌将领。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来瑱被谗杀。导致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镇守徐州的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因为畏惧谗言不敢带兵入朝救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梁崇义在襄州反叛。驻扎在汾州的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暗召回纥、吐蕃人入侵河西。侵寇泾州。进犯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等地。与朝廷分庭抗礼。唐代宗不得已。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

此前正月。郭子仪奉命征讨洛阳史朝义。向回纥人借兵10万攻打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等见大势已去。率军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上吊自杀。至此。历时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方告结束。郭子仪接到新的任命。只带着20几名随从洛阳返回武关(今陕西商南)。一路上收拾散兵游勇、迷途逃亡士兵4000多人。到达蓝田时。各路勤王之师陆续到达。各路主将表示愿听从郭子仪的调遣。(765年)九月。仆固怀恩招引回纥、吐蕃、党项、吐谷浑等共计30万人马围攻长安。唐代宗在鱼朝恩、程元振鼓动下逃往陕州。郭子仪分析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硬拚不是办法。只好玩起了疑兵之计:让御林军大将长孙全带部下轻骑在蓝田北面擂鼓呐喊。夜晚多备火把佯动。以为疑兵;派禁军将领王甫带少量人潜入长安。联络旧部和少年豪侠做内应。仆固怀恩留下少量人马守长安。率大军出城攻打长孙全。郭子仪集结大军猛攻长安。城中内应趁机呐喊:“郭令公(以前部下对郭子仪的尊称)率大军回来了”。叛军中不少人原是郭子仪旧部。不得已跟随了仆固怀恩。听说郭子仪回来了。立马倒戈。吐蕃军大乱。不战而逃。长安陷落15天后又回到大唐手中。

程元振本被百官弹劾。又惧怕郭子仪战功显赫。不想让唐代宗回长安。力劝驻跸洛阳。李豫一开始同意了。后听说长安收复。仆固怀恩联军遁逃。郭子仪等文武大臣上表力劝。广德二年(764年)冬月。唐代宗回到长安。此前十月。代宗命郭子仪驻扎奉天。并问御敌方略。问郭子仪:“仆固怀恩如何”? 郭子仪答道:“仆固怀恩虽然骁勇善战。但平素不得人心。他的手下士兵大多是我以前的属下。他们怎么会忍心进攻我呢”?仆固怀恩早年加入朔方军。为人骁勇善战。安史之乱爆发后。跟随郭子仪、李光弼入关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屡立大功。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自己的女婿和女儿回漠北。宦官、监军骆奉先误信辛云京的谣言。向朝廷诬告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仆固怀恩无法自白。于是起兵造反。仆固怀恩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斥责他不该造反。并提刀追着要杀他:“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

唐代宗命郭子仪领兵抵抗吐蕃、回纥联军。郭子仪在泾阳(今陕西咸阳)仅有1万多人马。深感兵力不足。郭子仪刚到泾阳。就被联军包围。意外听说仆固怀恩已于此前九月初八在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军中身死。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仆固怀恩一死。吐蕃与回纥互相不服。相互攻讦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派亲信将领李光瓒去回纥军营见回纥首领药葛罗。李光瓒说:“是郭令公让我来见你的。他让我问你。以前回纥与大唐关系甚好。为什么现在要进攻大唐呢”?药葛罗大吃一惊。因为他以前听郭子仪已经早死了。并解释说回纥原以为郭子仪去世。代宗驾崩。才与吐蕃军联合进犯的。因此提出要见郭子仪。李光瓒回去将回纥首领药葛罗的话向郭子仪学说了一遍。郭子仪仅带几个随骑去见回纥首领。刚到回纥大营。随骑齐声大呼“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郭子仪见到药葛罗责以大义。药葛罗见郭子仪和过去一样和蔼。非常羞愧。答应和好、立即退兵。吐蕃军见郭子仪与回纥来往。心生猜疑。连夜撤围退走。郭子仪派部将白元光与回纥军一起连夜追击。自己率大军跟随其后。在灵台西原(今甘肃泾川境)大破吐蕃军队。斩首级5万。生擒万人。俘获吐蕃牛马多不胜数。

大历元年(766年)腊月。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代宗命郭子仪率军讨伐。同州、华州将领闻听郭子仪出兵到来。便杀死了周智光。将其首级送往朝廷。大历二年(767年)。吐蕃入侵泾州。郭子仪在灵州(今宁夏灵武)截击吐蕃。斩首两万余级。大历三年(768年)闰六月。吐蕃再次入侵。郭子仪率5万兵马屯驻奉天。部将白元光在灵武击破吐蕃。

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暗使人挖掘其祖坟。大臣都担心他的举动会引起郭子仪造反。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正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并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呀”!还有一次。鱼朝恩宴请郭子仪。宰相元载派人对郭子仪说鱼朝恩将会对他不利。郭的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了:“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郭子仪深谙为为臣之道。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真正做到了功盖天下而主不疑。把为人处世的智慧真正发挥到了极致。郭子仪在被封为汾阳王之后。每天都大开府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在他家进出。他的一个儿子不满意地说:“父王您功劳这么大。天下百姓哪个不佩服您?可您怎么却不自尊自重呢?无论是啥人。都可以自由跑到咱内院来。古往今来将相哪个像您这样呢?就算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不会这样做呀”! 郭子仪叹了口气。答道:“你们哪里知道啊!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地位和声势。哪里知道这月盈而蚀。盛极而衰的危险呢?我爵封为汾阳王。世间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怀有二心。朝廷必然会就有人落井下石。从中添油加醋。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之子郭暧娶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郭暧和升平公主拌嘴。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唐代宗道:“郭暧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早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道歉。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亲自去向皇帝请罪。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必理他们就是了”!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责数十。升平公主也向公婆道歉。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六月。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自己亲临安福门送葬。

其他观点:

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其父郭敬之曾任绥、渭、桂、寿、泗等各州刺史。郭子仪自幼不喜读书。但喜欢习武。成年后参加武举考试。成为武举人。以武举身份任左卫长史。后来又被朝廷派下地方挂职锻炼。但由于玄宗后期的政治腐化。郭子仪在朝中没什么好的背景。又不喜巴结迎合李林甫杨国忠等当朝权贵。所以虽有能力。能屡立战功 。但也只能按资质慢慢混。一直到五十八岁的时候。郭子仪才被提拔太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可是天下风云突变。安史之乱爆发。乱世出英雄。郭子仪迎来了惊艳演出的机会。在安史之乱初期唐军溃不成军。而郭子仪带领的郭家军成为唐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在安禄山攻占洛阳后。李隆基任命郭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从东路迎击安军。

755年4月。郭子仪又一次率军由朔方出井径。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军在九门、嘉山连败史思明军。歼灭安军四万余人。使唐军声威大震。

但李享的队伍很寒酸。只有父亲李隆基留给他的二千人。文武将领不过三十余人。随后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赶赴灵宝。那也不过是一万余兵马。

直到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率着自己的全部家底五万精锐来到了灵武。让李亨的心头大石落下。

这五万精锐也成为了拯救大唐的中坚力量。

在灵武。李亨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执掌天下兵马。平定叛军。成为大唐的核心支柱。


功高盖主一直是所有名将的致命伤。其实安史之乱后期。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老郭就已经被李唐皇室搁准板登。下了天下兵马副元帅一职不说。后来邺城唐军大败。在家坐着没参战的郭子仪却承担了领导责任。被解除兵权。

但老郭不仅是只会打仗的粗汉。面对看似并不公平的待遇他大智若愚。装聋作哑。平和的过着如同平民一样的生活。每日让府门大开让市民当公园来逛。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大元帅则成了怕老婆的耙耳朵。鱼朝恩派人把他的祖坟给挖了。他也只不过是痛哭一场。怪自己当年战场上杀敌过多。显示了大将军韬光养晦的深厚功底。

但当国家再度遇到危险时。郭大将军却不装糊涂。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9月。吐蕃人趁唐王朝刚刚平息安史之乱之际。大举进犯。二十万大军攻占了长安。情急之下。唐代宗再度任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此时身边仅有二十余家丁。他临危受命。召集旧部与吐蕃兵作战。不断取得小胜。不断在长安城里散布消息迷惑吐蕃大军。吐蕃人不知郭子仪部的虚实。在占据长安15天之后。退出了长安。

之后。郭子仪以66岁的高龄。出镇边塞抗击吐蕃十余年。吐蕃人的多次犯边均被击溃。

最后郭子仪于建中二年(781年)夏结束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时年85岁。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得以高寿善终的名将。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其他观点:

郭子仪一生最传奇的事情是在仆固怀恩之乱中。单骑入敌营凭借个人威望。说动回纥与唐朝联合大败吐蕃军队之事。

看到历史中的这段记载。无人不为郭子仪的大智大勇咋舌。以至于日后。郭子仪的使臣去见割据魏州的田承嗣。

狂傲无礼的田承嗣马上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说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

在敌人心中能有此等威望之人。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是少之又少了。

1、仆固怀恩之死

公元765年(永泰元年)九月。仆固怀恩再次联络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挥师三十万人进攻关中。

他吸收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分兵三路。吐蕃攻奉天(陕西乾县)、党项攻同州(陕西大荔)。吐谷浑、奴剌攻周至(陕西周至)。回纥军队作为吐蕃的后援。合力啃下奉天这块硬骨头。仆固怀恩则领军殿后。

唐朝得知仆固怀恩再度兴兵。命郭子仪率军一万驻守泾阳(陕西泾阳)。令凤翔、滑、濮、邠、宁、镇西、河南、淮西各节度使。出兵驻守关口要道。以阻截敌人前锋。

代宗则亲率禁军驻守苑中。摆出一副要御驾亲征的态势。

但此时的唐庭对于边将的节制能力已经大为减弱。节度使中只有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率兵按计划赶到。

奉天、同州、周至和长安的位置关系

就在唐朝形势危急之时。好运气从天而降。作为这次入寇关中的总联络人——仆固怀恩。竟然一不小心死了。

《资治通鉴》记载。仆固怀恩作为联军的后营。中途突然暴病。九月八日。死于鸣沙(今宁夏青铜峡)。

仆固怀恩死后。灵州军陷入混乱。几个将领争夺帅位互相攻杀。而联军中的吐蕃、回纥、党项等部再次出现了互不统御。各自为战的情况。

6、仆固怀恩暴毙后的危局

仆固怀恩倒是死得一了百了。但对于已经出兵的各异族军队来说。从唐朝身上咬下一块肉来。填填肚子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吐蕃十万大军。在大将尚结息赞磨、尚息东赞、尚野息、马重英等的率领下。向着长安方向缓缓地开来。

第一个挡在吐蕃军队前面的又是邠州(今陕西彬县)。守将白孝德不愧为当世名将。再次血战守住了邠州城。

吐蕃见邠州一时不能攻下。便绕城而过。直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而来。

九月十五日。吐蕃军到达奉天。唐朝朔方兵马使浑瑊、讨击使白元光奉命驻守奉天。

浑瑊正是被仆固怀恩杀死的灵州守将浑释之之子。其人骁勇无比。名冠朔方军中。

他见吐蕃军队远来。正在城下列营。为错吐蕃锐气。带二百骑突入吐蕃营中。斩将夺旗。单臂挟持一员吐蕃将领而回。二百骑无一受损。蕃军震慑。营帐稍退。

随后。吐蕃军队于九月十七日开始攻城。浑瑊、白元光登城而战。与吐蕃军血战数日。吐蕃军死伤惨重。不能攻克奉天。

浑瑊又趁夜黑。率军偷袭吐蕃营帐。烧杀而去。唐军前后与吐蕃军交战二百余次。斩首吐蕃士卒五千余级。吐蕃军士气渐落。

这是尚结赞第一次见识浑瑊的战力。在之后唐蕃交战的岁月里。浑瑊又多次率军击退吐蕃。难怪尚结赞曾说道:“去三人(浑瑊、李晟、马燧)。则唐可图也”。

此时。好运气再次光顾了唐朝。

就在吐蕃军队狂攻奉天之时。突然连降大雨。数日不停。这给了守军难得的喘息之机。也令唐朝能够有机会调动周边援军。

九月二十六日。吐蕃见奉天确实难以攻克。便移师礼泉(今陕西礼泉)。大掠男女数万人而退。

党项西掠白水(陕西白水县)。东侵蒲津(陕西大荔县东黄河渡口)。十月初。终焚同州(陕西大荔县)官廨而去。

就在浑瑊、白元光血战吐蕃。拼死守卫奉天之际。

号称要御驾亲征的代宗皇帝却要逃跑。统领禁军的宦官鱼朝恩。见吐蕃围攻奉天不息。为了保命不断撺掇代宗东逃河中(山西盐城)。

代宗知道奉天、礼泉正在血战。如果东逃唐军士气受挫。长安必定不守。便命鱼朝恩在庭上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次日早朝。百官没有见到代宗皇帝。却见鱼朝恩领禁军士卒。阴阳怪气的对百官说道:“吐蕃屡屡犯境。天子车驾欲巡幸河中。各位意下如何?”

百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鱼朝恩作为皇帝近臣。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来询问东巡之事。这就表明了。代宗觉得形势不妙。想要弃长安东逃。

此时。一位姓刘的给事中怒从心头起。他大步走出行列。厉声质问鱼朝恩:“敕使(宦官的代称)是想造反吗?现在京城周边大军云集。你身为神策军统领。不思同心协力。共御外辱。却要裹挟大家(皇帝)。弃宗庙社稷于不顾。东逃河中。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鱼朝恩被问得哑口无言。甩袖而去。

这位刚正不阿的给事中。史书上居然没有记载下他的名字。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姓刘。

7、郭子仪单骑入敌营

朝中的风波并没有影响前线的战局。十月八日。吐蕃、回纥两军在泾阳汇合。

此时。郭子仪账下只有一万唐军。但对面却是吐蕃、回纥的数十万人联军。

郭子仪命手下军将分营而立。迎击四围之敌。自己则亲率两千铁甲军立于回纥阵前。

回纥将领见一员老将立于阵前。便上前询问统帅为谁?

士卒高喊:“郭令公”。

回纥将领大惊。回言到:“郭公尚在?请出阵一见。”

郭子仪单骑而出。回纥军见状。纷纷高喊:“确为郭公”。

回纥将领讷讷言道:“仆固怀恩说令公已卒。可否入营与可汗详谈?”

郭子仪淡然一笑。曰:“有何不可?”。

部将们都认为入回纥营太过危险。不希望郭子仪亲身犯险。

郭子仪却说:“现在敌众吾寡。不可力敌。且吐蕃与回纥分营而立。可见二军貌合神离。我与回纥军有旧。今去其帐中说服其来降。可谓不战而胜”。

其子郭曦用手拉住郭子仪的马头。不想让郭子仪出营。郭子仪以鞭击其手。策马而去。

及至回纥营前。回纥军卒高喊:“郭令公来了”。

郭子仪下马解甲投枪。只身而入。

回纥大帅药葛罗是可汗之弟。见郭子仪前来。俯身便拜。

郭子仪上前握住他的手说道:“回纥有大功于唐。不知何故负约而来。威逼京师。弃前功而结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且怀恩叛君弃母。不忠不孝。而今回纥却助纣为孽。

我今只身而来。生死皆在你手。我的手下从今以后。却要和回纥拼死而战”。

回纥将帅皆云:“是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说令公已卒。唐朝皇帝驾崩。我们才来袭扰唐境。现在令公尚在。何敢再攻唐军?”

郭子仪复又言到:“吐蕃无道。乘我国内乱。竟不顾舅甥之亲。吞噬我边境。焚烧虏掠我畿县。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 不可失也。”

在郭子仪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的说服下。回纥再次倒向唐朝。

随后。郭子仪又与药葛罗歃酒盟誓。约定两国联手。共同对付吐蕃。

郭子仪这边单骑入敌营。吐蕃军队也不傻。探子马上就发现了。唐朝和回纥的眉来眼去。

吐蕃大帅尚结息赞磨心知不妙。立刻安排吐蕃军队带着劫掠所得。向西撤退。

郭子仪见吐蕃撤军。邀请回纥营中诸首领入长安朝见代宗。代宗再次许以恩义。并赠给回纥三千匹丝绸。

回纥将帅得此赏赐。再加上贪恋吐蕃劫掠的财物。回营后召集全军。配合唐兵追击吐蕃。

吐蕃军队虽然急速西撤。但裹挟人口、财物过多。导致行军缓慢。终于在灵台西原(今甘肃灵台县)。被唐、回纥联军追上。

唐、回纥骑兵联合进攻。大败吐蕃军队。杀五万余人。夺回所掠士女四千余人。

《新唐书·郭子仪传》记载:“破吐蕃十万于灵台西原。斩级五万。俘万人。尽得所掠士女牛羊马橐驼不胜计”。吐蕃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心伤透了是什么感觉?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回答了:伤透的意思就是指冷嘲热讽。人生最怕的是两种伤害。[&...

有哪些兼职app?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其他观点:大部分都是骗人。少部分都[&he...

百度员工在内网发布“AV女优一览表”被开除,到底冤不冤?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既然法院都判了。讲法。应该是输了。被公司拿捏的死死的。[&h...

哪个电动车品牌电机好啊?通勤使用的?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就是骑得电动车来回上下班。是爱玛这个牌子。当然电动车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01:14:03

    吐蕃,回纥,奉天,叛军,长安,安庆,朔方,节度使,河北,灵武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01:14:03

    没想到大家都对郭子仪一生是怎样的传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01:14:03

    郭子仪(697 -781年)。人称郭令公。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