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为什么会成为儒字千古难解之谜?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首发

\”格物致知\”为什么会成为儒字千古难解之谜?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格物致知是大学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俱体内容已经失佚。而后人由于实践、实证方面做得不够。仅靠依文辨义。头脑思维去分析理解。便出现了许多解释。产生了争论。

而致知则是格物生起智慧。随着不断用功。心灵品质不断提升。原来浮躁不安的心渐渐宁静下来。心如明镜。澹然澄彻。离本心本性这个源头越来越近。因而源头活水也源源而来。一些道理不辨自明。正确知见自然而生。一切理原本都在心中。是本自俱足的。信手拈来。随用随取。此即格物致知之要义。

其他观点:

一、朱熹的格物致知

那么怎么认识最高的理呢?朱熹认为。既然具体事物的理体现了最高的理。因此学者要研究身边的事事物物。穷尽事物中的理。这叫做“格物穷理”。格就是穷尽的意思。学者研究得多了。终有一天会豁然开朗。认识达到极致。也就是认识到了最高的理。这叫做“致知”。“致”是扩充的意思。致知就是扩充自己的认识。使之达到极致。

清末。物理学传入中国时。被翻译为“格致学”。就是借用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意思是研究事物认识它的规律。当然物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的规律。而朱熹要研究的是形而上的理。

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明代。朱熹的学说占据着统治地位。王阳明一开始也相信朱熹的理论。所以他和朋友相约去格竹子中的理。结果他格了几天几夜。啥都没格出来。还大病了一场。这就是“亭前格竹”的典故。王阳明从此开始怀疑朱熹的学说。

后来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豁然开朗。原来事物的自然规律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并不是一回事。伦理道德就存在于人的本心之中。不需要向外在事物中去寻求。这叫做“心即理”。

每个人都有良知。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做坏事呢?王阳明认为这是由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物欲的牵引。使很多人迷失了本心。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一面镜子。沾满了灰尘锈迹。变得昏暗不堪。所以有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那么人如何才能使良知回复清明呢?王阳明说。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所谓格。就是使之正的意思。你在日常中看见什么事情不正确。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就要去端正它。比如看见小偷偷钱包。你知道这是不对的。就要上前制止他。你发现自己对父母不够孝敬。感到这是不对的。就要诚心诚意地孝敬父母。这些就是格物。格物的过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物欲就被去除了。良知达到了极致的光明。这就是致知。合起来就叫做“格物致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其他观点:

要探讨“格物致知”的意义。咱们先了解一下“格物致知”的来源。

\”格物致知”最早源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但是《大学》只提及“格物致知”。却没有作任何解释。而且任何先秦古籍也没有使用过“格物”与“致知”。以供后人参照理解其意义。这样。就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而且。历代学者围绕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得到共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东汉一场瘟疫中医张仲景家族死伤大半,中医面对瘟疫为何束手无措?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有前句没后句。就是因为有了瘟疫才有了治疗方法理论的出现。[&...

长期受到一伙人的精神伤害,如何解决留在心底深深的委屈、恐惧及敏感?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长期受到一伙人的精神伤害。虽然已经离开那个地方了。但是心[&...

如何选择炉石传说橙卡的分解?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如何选择炉石传说橙卡分解?炉石传说橙卡制作需要1600[&h...

什么是域名抢注?为什么要域名抢注?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以前也是做网站出身的。虽说没有专职干过域名抢注的业务。[&...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20:06:08

    格物致知,朱熹,良知,这是,本心,事物,自己的,的是,这叫,极致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20:06:08

    没想到大家都对”格物致知”为什么会成为儒字千古难解之谜?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20:06:08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