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缢时,身旁为什么只有一个太监?锦衣卫去了哪里?结局又如何?
首发

崇祯自缢时,身旁为什么只有一个太监?锦衣卫去了哪里?结局又如何?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644年4月25日。这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天。宫中已经乱作一团。崇祯固执地坚持上朝。见一个臣子都没有来。崇祯又来到景阳钟前亲自撞钟。想要集合群臣前来勤王护驾。

可尽管钟声响彻整个紫禁城。依旧没有人出现。那些曾经高呼万岁、口口声声效忠大明王朝的臣子们早已不知去向。往日喧嚣的大殿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崇祯绝望地看着身边的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老泪纵横。无言以对。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随着紫禁城外李自成军队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崇祯知道此时已经无力回天。他叹了口气。带着王承恩登匆匆离开了大殿。

这是崇祯给世人留下的最后印象。紧接着李自成就率军攻入了紫禁城。可最初就算李自成命人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崇祯。

宫中没来得及逃跑的宫女太监。都说崇祯在撞完景阳钟不久。就带着王承恩离开了。至于两人具体去了哪里。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宫女太监说。崇祯曾愤怒地咆哮:

没有办法的李自成只能下令全城缉拿崇祯。结果直到4月28日。也就是崇祯死的第3天。人们才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上。发现了已经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崇祯。

当时。北京的气温已经很高了。所以当崇祯的遗体被发现时。散发出阵阵恶臭。只见崇祯身穿蓝色道袍和红色裤子。散乱的头发遮住了面庞。一只鞋尚在脚上。另一只鞋已经不见踪影。

而在崇祯遗体旁的另一棵树上。人们发现同样发现了一具遗体。经过仔细辨认。确定那个人正是之前一直陪伴在崇祯身旁的王承恩。

由于崇祯自缢身亡时。身边只有王承恩一人。而且王承恩同样也自缢身亡了。所以没有人知道二人死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许。在崇祯自尽之前。王承恩上前阻拦了。但被崇祯喝止住了;也或许王承恩根本没有上前劝阻。只是跪在旁边不停地磕头。等崇祯死后。追随而去……

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那个“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不赔款”。号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有骨气的大明朝亡了!

可以说。崇祯死得非常凄惨。而且崇祯死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是显现出了无尽的悲凉。那崇祯死时。身边为什么只有一个太监呢?群臣、宦官和军队去了哪里?锦衣卫又在何方?

其实。总体来看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但可惜的是。他接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天灾人祸。各种问题突显。可以说崇祯在位的17年时间里。无时无刻不在惶恐中度过。

公元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逝。由于天启皇帝没有儿子。所以由弟弟朱由检继位。也就是崇祯皇帝。

当时的明朝已经腐朽不堪。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大厦将倾之际。不但满洲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地盯着明朝。而且由于当年爆发了大灾荒。各地农民起义也是此起彼伏。

崇祯面对这种双重压力。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腐朽衰落的大明王朝。为此他励精图治。火速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身皇权地位。

继位之初。崇祯不但消除了阉党之祸。还先后启用袁崇焕、孙承宗等人镇守辽东。又安排洪承畴、孙传庭等人镇压农民起义。他雷厉风行的手段。不禁让朝野上下为之一振。

然而。虽然表面上看。这些安排并没有问题。可连年征战需要耗费大量银两。为了维持军队开销。崇祯只能加重赋税。这也使老百姓苦不堪言。进一步加重了明朝的危机。

而且。崇祯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不相信任何臣子。甚至直到他死。都认为是群臣害了他。为此痛声疾呼:“文臣人人可杀”。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崇祯也就给所有下属留下了刻薄寡恩的印象。而且崇祯在位的17年时间里。频繁更换内阁大臣、诛杀封疆大吏。

比如。公元1630年。崇祯刚刚继位3年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谋反之罪把抗清名将袁崇焕给凌迟处死了。手段之残忍让人胆颤心惊。这也为后来京城告急时。无人救驾埋下了伏笔。

1644年2月8日。也是这一年的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随后李自成挥师百万。兵分两路北上攻打崇祯所在的北京。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李自成北上途中。所有明朝军队竟然都溃不成军。甚至还有很多将士直接开城投降。而崇祯这边却像个睁眼瞎。错误地判断了当时的形势。

他既没有及时调吴三桂等人回防。也没有果断迁都。等李自成打到跟前了。才发现已经走不了了。而且在最后时刻。当崇祯发出诏令急调将士入卫京城时。各地将领竟然几乎都选择了观望。

那崇祯只能硬扛了。可当时的京城守军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因为在不久之前京城发生了严重的鼠疫。士兵死伤过半。而且活下来的士兵也都病怏怏的。这仗根本没法打。

据记载。守城军队只有1万余人。而且还夹杂了太监、锦衣卫等各路人马。所以当李自成来到京城时。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守军就打开城门投降了。随后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那守军没有战斗力。文官都干什么去了呢?文官要不跑了。要不就躲起来了。剩下的文官都盘算着如何迎接李自成呢!

其实。在李自成兵临城下前。崇祯就找这些文官开过会。想让文官提点建议。可以内阁首辅魏藻德为首的文官。害怕说错话。压根就不搭理崇祯。不管崇祯怎么问。大家就是不说话

这可把崇祯气坏了。其实崇祯早就恨死这帮文官了。因为当得知李自成挥师北上时。崇祯就想让大家捐出部分家财。以做军饷使用。可这帮文官谁也不拿钱。就等着看崇祯笑话。

文官靠不住。宦官更靠不住。这些宦官也是跑的跑、逃的逃。至于留下的。除了王承恩外。大多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比如。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当时他负责守卫彰义门。可当李自成率军抵达后。他连抵抗都没抵抗。就微笑着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

而且。这些人不但没有在大明朝最后时刻。想着保卫崇祯。反而是帮起了李自成的忙。在崇祯自缢身亡的前一天晚上。崇祯曾乔装打扮准备逃跑。

可无论崇祯跑到哪个城门。守城将士都不开门。甚至还以奸细的名义朝崇祯放箭。把崇祯又撵回了紫禁城。他们不放崇祯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等李自成进京后。把崇祯献给李自成邀功。

那守军、文官、太监都靠不住。锦衣卫呢?其实。锦衣卫的状态跟前三种人差不多。虽然锦衣卫之前非常牛。可到了明朝后期。锦衣卫早就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他们已经沦为东厂的附庸。

而且。虽然到了明朝后期。锦衣卫的人数不断增多。但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留在京城的并不多。同时他们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基本上都是关系户。干的活也都是与宦官狼狈为奸。

比如。当时执掌锦衣卫的骆养性。在李自成兵临城下时。他压根就不去见崇祯。就躲在家里。打算等李自成入城后。及时向李自成投诚。

然而。骆养性绝对打错了算盘。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就直接把他抓起来了。然后是一顿严刑拷打。差点没把他打死。最终骆养性献银三万。才从死罪改为收押。

不过。骆养性的命还是很大的。他熬到了清军入关。然后他就率领一众手下。向清军投降了。多尔衮不但恢复了他的官职。后来还任命他为天津总督。他也因此成了清朝首位总督。

然而。这样的叛徒。注定不会被重用。没过几年。多尔衮就把他革职了。自此他赋闲在家。并于1649年病逝。话说这位丢尽了锦衣卫脸的骆养性竟然得到了善终。也是没谁了。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崇祯自缢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的原因。因为王承恩绝对够忠诚。其他人都跑了。后来李自成感叹王承恩的忠诚。就把王承恩葬在了崇祯的思陵旁边。

这也是如今的明十三陵中。为什么会有一座太监坟墓的原因。而且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都被王承恩的忠诚打动了。顺治亲自为王承恩撰写了碑文:“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当然了。除了王承恩外。崇祯也有一些忠臣。比如大学士范景文、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等人。都在紫禁城破当天自尽身亡。追随崇祯而去。

而且。在李自成挥师北上时。也有少部分将士誓死抵抗。没有选择投降。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太过薄弱了。所以最终都身死殉国了。

亲爱的朋友们。您对崇祯自缢身亡时的悲凉场景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其他观点:

江城子(苏轼体)叹明末

锦衣世袭受皇封。跨青骢。挽雕弓。兵冗将嬉、骄纵似疽痈。皇帝难差饥馁汉。天灾密。廪仓空。

自命清流、星散匿其踪。诸邑明军皆乞降。为闯逆。打前锋。

[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碰拳]

——前不久刚写过《风入松-戏评李自成》。我就说了。李自成进北京。根本不是因为他武功盖世。他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只是因为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堪重负。府库空空。士兵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李自成用“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童谣来欺骗。明军纷纷倒戈。贼军如同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沿途城邑不攻自破。而京城文武各怀心思。死道友不死贫道。坚决不肯助饷。京营官兵士气低落。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投降。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崇祯朝的文臣基本没有忠臣。因为忠臣要干实事。干事的过程不可能完美。所以。忠臣都被只知道政治正确的东林党赶尽杀绝了。剩下的都是口才出众的嘴把式。武将能打仗的。不是死于离奸计。就是死于党争。都被崇祯杀了。剩下的都是那些善于阿谀奉承、能与东林党和睦相处的庸才。他们的本事大多是吃空饷、喝兵血。把士兵变为家奴。把自己变成大地主或作坊主。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这是明朝末年最大的笑话!连皇帝的外公都舍不得拿钱出来助饷。还能指望谁呢?因为穷。皇帝众叛亲离。只有老太监王承恩忠心耿耿。陪王伴驾。不离不弃。足以羞杀东林党的一帮软骨头。从这个事可以看出。文人的风骨只是说说而已。越是著书立说的文人。越无耻。中国如果再遇到了外敌入侵。首先当汉奸的一定是各个大学里的教授!他们自称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网友称之为五毛党或带路党。

——最后说一说锦衣卫的结局。因为锦衣卫的福利待遇不错。所以。明朝末年吃不饱饭的人都想方设法进入锦衣卫。锦衣卫从几千人膨胀到十六万多人。鱼龙混杂。名声扫地。在东林党的嘴炮之下。被喷得体无完肤。锦衣卫指挥使居然成为最难办的差事。有点能耐的都被东林党干翻在地。只有骆养性坐稳了这个位子。可见他就不是个办事的人。李自成来了。骆养性投降李自成。花三万两银子保住了性命。多尔衮来了。他又投降多尔衮。成为清军招降纳叛的典范。出任天津总督。至于他手下那些锦衣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跟着皇帝没饭吃。哪里来的忠心耿耿?谁给饭吃就给谁干活。降闯降清。无所谓的。

——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其他观点:

历数古代王朝。以血性评价。必然绕不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而除了这句话。对于明朝最让人熟知的便是声名赫赫的锦衣卫。

锦衣卫很多人都清楚。不仅是明朝特务机构。搜罗天下情报。也是皇帝的亲军。时刻保卫皇帝安全。可是在崇祯殉国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这就很让人好奇。锦衣卫去了哪里?而在明朝灭亡之后。作为明朝特务机构的锦衣卫又经过了怎样发展。最后结局如何?

这就要从锦衣卫的源头说起。锦衣卫前身为拱卫司。最后又叫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名锦衣卫。自此让大明王朝百官战栗的特务机构正式走向舞台。留下泼墨一笔。可是锦衣卫权利再大。地位再特殊。也终究逃脱不了皇帝卫队的事实。对于皇帝来说。锦衣卫只是一个监察天下的工具。

而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太过自大。用现在话说非常好面。自然不会把锦衣卫当做亲近人看待。当时明朝气数已尽。崇明皇帝无路可走。也没有背水一战的资格。最后站在皇宫望着帝都烽火。自杀之心已起。 作为大明最后一任皇帝。就算是自杀也是有尊严的。在皇帝心中只为工具的锦衣卫。根本不配看到天子死法。于是派锦衣卫守城。以另一种方式殉葬。崇祯则带着老太监王承恩于煤山自缢而亡。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皇帝亲军的锦衣卫。在崇祯皇帝死时。没有在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相伴。

而被派去守城的锦衣卫也尽守职责。可是无奈兵力悬殊太大。再加上有军心不齐。有守城士卒私自打开城门。于是这场京师保卫战。在短短两天便落下帷幕。被李自成攻占。之后时任锦衣卫统领驼养性为了活命。选择投降。而锦衣卫统领选择投降。锦衣卫自然纷纷效仿。此时锦衣卫名存实亡了。

再之后满清八旗联合吴三桂。攻打李自成。李自成不敌。满清入驻北京。当时驼养性为了活命。再次选择向满清投降。驼养性投降后。清朝并未亏待。封官做了天津总督。驼养性能够为了活命。选择两次投降。人品自然可想而知。时任天津总督期间。驼养性私自接待有着“活秦桧”之称的陈洪范。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满清朝廷知道后。罢去了驼养性天津总督一职。可是并没有选择杀他。当时满清朝廷为了收买人心。选择褒奖这些投降的汉人。于是便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和一些没有实权的官职。驼养性便在这个行列。

领选择投降。明朝锦衣卫便已名存实亡。但总归有个名头。其实在驼养性投降之后。锦衣卫还有一位统领。这位统领才是真正的锦衣卫最后一位统领。名叫吴孟明。但由于一些原因。很多人都把驼养性当成锦衣卫最后一位统领。或许在这些人看来。锦衣卫在吴孟明接手之后。已经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锦衣卫了。

当时明朝灭亡之后。清朝采用了锦衣卫。但是就是一个摆设。直到顺治3年。满清改锦衣卫为銮仪卫。充当朝廷依仗队伍。所以说在明朝灭亡后。直到顺治3年。这个曾经让大明王朝百官终日惶惶不安的皇帝亲卫。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近两年完结的文笔好古言或穿越类小说有哪些?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要是有很多书龄的老书虫的话。可能很多经典的小说都已经看过[&...

河南开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苏秦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h...

小学一年级孩子如何学英语好?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作为布点法个性化教育研修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结合自身[&...

你们见过情商最高的人是什么样的?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婆家弟弟。三十出头已是最年轻的副院长。在高手林立的单位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0:14:50

    崇祯,锦衣卫,明朝,皇帝,文官,太监,承恩,大明,紫禁城,王朝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0:14:50

    没想到大家都对崇祯自缢时,身旁为什么只有一个太监?锦衣卫去了哪里?结局又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0:14:50

    1644年4月25日。这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天。宫中已经乱作一团。崇祯固执地坚持上朝。见一个臣子都没有来。崇祯又来到景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