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首发

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历来都是来赞颂蔺相如的。

甚至在《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襄王就成了一个贪婪愚蠢的反面人物。来反衬蔺相如光辉万丈的正面形象。

但是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再来复盘。觉得这个事还是有点意思的

从外交上来看

蔺相如作为一个使者。出使外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面子!就是赵国的国家形象。

所谓外交无小事。使者到了外国国都。一举一动都需要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国家形象。

这块和氏璧就是赵国的面子!

一块和氏璧换十五个城池。这话一听就不靠谱。但是你必须去。去了必须要回来。如果和氏璧没带回来。赵国就丢了面子。进而会影响军民的自信心。如果秦国在做一些舆论攻势。那赵国很容易分崩离析的。

所以从外交上来看。和氏璧必须带回来。

蔺相如也做到了。而且还狠狠地打了秦昭襄王的脸。

从战略上来看

秦昭襄王即位后。文以范雎为相。实施“远交近攻”;武以白起为帅。对外用兵。

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秦国已得了巴蜀和黔中。并多次大败楚军。一统六国指日可待了。

而与秦国接壤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国力也是大增。到赵惠文王的时候。更是“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隐隐和秦国有分庭抗礼之势。

所以秦国统一的最大障碍就是赵国了。

但是也不可能直接开打吧。于是秦昭襄王可能就会想办法试探虚实了。

赵国意外得到和氏璧(是不是秦国故意放过去的暂且不论)。秦国就提出来要用城池交换和氏璧。这个行为很有可能就是在试探赵国。

如果赵国直接答应。那不用说。直接可以灭之;

如果赵国不答应。有底气。那就得缓缓。想想其他办法;

如果赵国犹豫了。那就是有机会。说明赵国没有表面上那么强了。

赵国什么反应呢?

面对秦国的信函。国君犹豫不决。臣子束手无策。最后只能强提小小的门客蔺相如为大使。去秦国。

蔺相如可能是很厉害。

但是哪有临时提拔一个不知名的人去出使外国的?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仅此一举。高下立判。

蔺相如到秦国再怎么怒发冲冠、玉石俱焚。都是在强撑脸面啊。

不管和氏璧能不能拿回来。秦昭襄王都已经明白赵国就是外强中干。

之后蔺相如设法偷换和氏璧。然后完璧归赵。算是做到了幸不辱命。

而秦国应该也已经摸清楚了赵国的实力。主要是搞明白了赵国君臣的能力。

总的来说

所以我认为“完璧归赵”是赵国赢了。赢得了面子。秦国是输了。秦昭襄王简直颜面扫地。

但是再往后看呢。最终的赢家还是秦国。

那和氏璧到底是不是试探的手段呢?

也可能秦昭襄王就是倚强凌弱。想拿回来和氏璧炫耀。但是赵国君臣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落到秦国人眼中。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其他观点:

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如果在路上遇到蔺相如。一定会大巴掌抽他。

蔺相如知道后。为了避免将相失和。给国家带来动荡。因此每次路上见到廉颇。都绕道走。这件事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冰释前嫌。演绎了一出将相团结的千古佳话。

(廉颇剧照)

不过。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廉颇所说的话究竟对不对?蔺相如真的帮助赵国战胜了秦国吗?蔺相如对赵国所做的历史贡献。真的很大吗?

毫无疑问。蔺相如对赵国真的没有什么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但没有帮助赵国。反而还害了赵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蔺相如帮助赵国战胜秦国的两件事。一次是渑池之会。一次是完璧归赵。

在渑池之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就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接着。秦王让赵王用十五座城为自己祝寿。蔺相如就让秦王用咸阳给赵王祝寿。由于蔺相如拿着宝剑站在秦王面前。秦王害怕。不敢反抗。所以只好乖乖地听蔺相如的安排。

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则是秦王想骗赵王的和氏璧。就提出要用城池来交换。等他拿到和氏璧以后。又耍赖。不想把城池拿出来。于是。蔺相如就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白璧微瑕”。要指给秦王看。因而把和氏璧要了回来。让秦王的阴谋又一次没有得逞。

很显然。两次赵国都赢了秦国。蔺相如确实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劳。但是这个功劳。真的对赵国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蔺相如剧照)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想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富国与强兵。无论是管仲为齐桓公争霸所做的那些措施。还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所做的那些措施。以及著名的商鞅变法的措施。都在富国与强兵两方面上下功夫。比如商鞅变法。商鞅把秦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没收回来。按照所立军功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这就是一种富国的表现。商鞅制定的军功奖励制度。对强兵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蔺相如在制度变革上。并没有任何创造性的东西。他根本就没有建章立制。也没有什么变法。他所做的。仅仅是纵横家们的那一套策略。

然而。蔺相如并没有从秦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获得过一城一池。他仅仅是让赵国没有失去和氏璧。让赵王没有失去面子。但没有失去一件宝物。没有失面子。对国家的发展壮大。有什么意义呢?

(长平之战)

而蔺相如所谓的两次胜利。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是很大的。他让秦国非常不满。认识到赵国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要灭掉东方六国。就得“擒贼先擒王”。先拿下赵国。只有把赵国拿下来了。东方六国才能够各个击破。所以。从此后。秦国就集中对付赵国。发动长平之战。一战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蔺相如的两次胜利。在赵国却产生了相反的影响。让赵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觉得秦国根本不在话下。因此不思变革。不积极作为。以至于错失良机。终于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

由此可见。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真的是有害无益。如果非得说蔺相如的历史功绩的话。也就只有“将相和”一条。让赵国免于陷入内斗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其他观点:

作为一个邯郸人。我绝对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坏。办得妥与不妥。你光盯着事情本身。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只有把它放在一个大环境下全面审视。才能看清楚。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完璧归赵”。里面的主角蔺相如因为这个历史典故被传颂了几千年。但这件事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如果放在战国时代的大环境下去看。这其实是一个外交失败的经典案例。

这个故事通常都是这样说的:秦王看上了赵国一块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怕秦王赖账。于是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几番斗智斗勇下来。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细琢磨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挺不靠谱的。在蔺相如所处的战国中期。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乱世。列国之间的战略态势在本质上和近现代的欧洲基本一样。那种环境下。人们的思维都是非常成熟和务实的。不成熟、不务实早就被淘汰掉了。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国破家亡的环境下。哪个国君会头脑发热。拿本国的城池换一块好看的石头回来?其实这件事里面。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秦国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次战略试探。所以赵国是得不偿失。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准备开网店卖童装,童装货源网站有哪些比较好的呢?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一丶最便宜的童装批发网推荐:1、搜好货网是杭州顺藤网络[&h...

古时以女子为名的词牌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古代词人写词所依据的乐谱乐调称之为词调。即标上某个调。表[&...

销售晨会激励口号?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完成业绩。给每人发一万块!众赏之下必有勇夫!其他观点:[&h...

王者荣耀:王昭君星元礼包出现异常,官方给出补偿方案,但玩家不愿接受,你如何评价?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大家好。这里是菜鸟说电竞!在昨天的更新中。天美正式上线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5:16

    秦国,和氏璧,蔺相如,赵国,秦王,完璧归赵,廉颇,襄王,城池,赵王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5:16

    没想到大家都对完璧归赵蔺相如固然伟岸,可背后的大国博弈赵国真的胜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04:25:16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历来都是来赞颂蔺相如的。甚至在《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昭襄王就成了一个贪婪愚蠢的反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