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各有什么区别?谁级别最高?
首发

古时的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各有什么区别?谁级别最高?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所开设的进士科。在隋之前的汉朝朝廷选拔人才基本是靠推荐和本身的名声。在汉朝只有官府的推荐。做了秀才或孝廉的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或者是皇帝和官府亲自邀请的人才能做官。而到了三国魏文帝时期。陈群将察举制改良成了“九品中正制”。由特定的官员去民间为朝廷选拔人才。但是不管如何。无论是汉的察举制。还是魏的九品中正制。他们不可避免的都受到了当时士族的干扰。可以说民间的穷苦百姓几乎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朝中的官职也几乎被当时的几大士族所掌控。

而直到科举制度的诞生。朝廷人才的选拔依靠考试来决定谁才能当官的做法。民间的穷苦百姓才真正有了翻身的机会。虽科举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公平。但相对于以前却已经是很公平。而随着科举制越来越完善。很多制度都被明细话。考试也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很多关于科举的专业名词也随之出现。比如状元及第、连中三元和金榜题名等等。那么也正如题主所问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这些都指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科举制虽然每朝每代都大相径庭。但总有一些差别。所以这里我就已科举考试最完善的清朝来为大家解释下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吧。

状元

殿试第一名即为“状元”。在满清时期若读书人通过会试成为贡生后。即会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中进行复试。若过了这个复试贡生们就可在四月二十一日参加有皇帝在保和殿主持的考试。而这就叫“殿试”。

殿试有别于会试。它只考策问。参加殿试的贡生们从黎明开始考试。然后日暮即要交卷。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后会有受卷官、掌卷官和弥封官等官员将考生的试卷封存。而后在阅卷日才会将其拿出并交由八位读卷官轮流阅读。之后这八位官员会分别按照试卷答题的好坏相应加上“○”、“△”、“\”、“1”、“×”五种记号。其中得“○”最多者为佳卷。后读卷官会将得“○”者最多的前十位交由皇帝浏览。而后皇帝就会从这十份卷中圈出一甲的第一、二、三名。而第一名就为状元。

而在清朝一旦得到了状元。吏部就会立马给予正从六品的官身。然后经过考试或为翰林院修撰。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或入南书房。但不管如何就是一步登天了。

榜眼

殿试第二名即为“榜眼”。如上所述通过会试的贡生们。在殿试中若被皇帝钦点为一甲第二名的贡生即为“榜眼” 。虽他位在状元之后。但也是实打实的天子门生啊。同样在清朝如果得到了榜眼。那么吏部就会给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职。

探花

殿试第三名即为“探花”。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一甲第三名的贡生即为“探花”。同榜眼一样。若是得了榜眼则吏部就会立马给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职。

举人

参加乡试并及格的就会被赐予“举人”的身份。清朝每三年就会在全国的每个省份的省城举办一场科举考试。而这就叫“乡试”。乡试有皇帝亲派的官员负责监考。凡本省的通过各省学政监考的科考选拔的生员。及贡生和监生都可参加。但乡试有别于殿试。它分三场。每场考三天。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和八股文等。而在乡试及格的考试就被称为“举人”。

但是考中举人并不会因此获得官职。只能说他开始有资格做官了。也就是侯补官员。同时有了举人的身份他就可以参加次年在京城所举办的会试。并有了做进士的机会。此外中了进士之后。他就不用再交赋税。包括田税、商业税和人头税等一切赋税。也不用再服劳役了。同时见官也不用再拜。

秀才

通过县、府、院三试后即可被称为“秀才”。亦或者县试第一名和府试第一名也可称“秀才”。可以说秀才虽是科举考试中地位最低的一个称号。但却也是最难考的一个称号。在当时他们必须接连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考试的内容同乡试一般无二。涉及四书五经、八股文和诗赋等。

其中县试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只有通过县试才有进入府试的资格。但是在县试中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府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称号。而府试则是本府知府主持的考试。同样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行院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是最后一关院试。它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通过院试后所有的考试都可获得秀才的功名。

但是秀才也分三六九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最差的就是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但是不管如何只要你取得了秀才的功名。那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士大夫阶级”。从此拥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同时你有了秀才的功名。你就可以进入县学、州学亦或府学免费读书。而且你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被选为“贡生”。后入国子监读书。而作为贡生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进会试就可以为官。当然作为秀才最基本的特权就是可以进入乡试考试。并有做举人的机会啦。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能通过本省学政所办的科举资格考试。

那么说了这么多。状元、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到底有何区别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区分。首先如果你想进入殿试去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次。你就必须要有举人的功名。而你要想有举人的功名。你最低的功名也要是个秀才。同时你一旦获得状元、榜眼和探花你就立刻可以做官。最低也是正七品的官。而你考中举人。你只能是拥有做官的资格。但并不会让你直接做官。但是如果你的县里有空缺的话。朝廷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县的举人。但是这些官职也就是八九品。而在举人的后面的秀才不要多说。基本没有做官的权利。只是说你做了秀才就等于说你进入乡绅这一级。地位比那些无功名的人高点。同时在县里也有点身份了。可以见县官不拜。

所以总得来说这五者的区别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做官。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不会直接给官。而秀才一般是没有做官的资格。只是给你了可以科举考试的资格。至于谁地位最高我想无须多说。肯定是状元啦。毕竟人家可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殿试的第一名。而且一出来就是从六品的官。

其他观点: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以状元、榜眼、探花三者为最高。之后就是举人、秀才了。

科举四大步骤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就是询问当代时务。回答解决方案。这需要对时局有个大概的认识。考取很难)。考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步骤。

第一步为“童试”。考生无论年纪大小。有无上过学都可考试。称为“儒童”或“童生”。在州、县等地方先统一考试(童考)。通过之后称为“生员”。又称“秀才”。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以及朝廷颁布的圣喻等。也就是常说的“八股文”。

一般做了秀才就可以在乡里有不小的特权了。如见知县不跪等。考完“童试”者就可以在家乡谋个教师做做。还有目标更高者。则会继续参加考试。

第二步为“乡试”。为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次三场。因考期定在了农历八月。故又称“秋闱”。“乡试”通过者就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到了这一步大抵就可以成为后备干部了。或入国子监。或授予京官、地方官职务。或成为学校教官等。

第四步为“殿试”。会试之后在当年的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多在紫禁城保和殿举行)。殿试只考一场。需要当场交卷。出榜后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三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其他观点:

1、预备性考试。读书人首先参加县里组织的县试。县试合格者再参加州里组织的府试。府试合格者称作童生。

2、院试。童生可以参加州府组织的院试。院试分岁试和科试。童声岁试合格称作生员。即秀才、相公。岁试合格者可以参加科试。

3、乡试。科试合格者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乡试合格者称作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

4、会试。举人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称作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

5、殿试。贡士可以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称作进士及第。只有三人。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第二甲称作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作传胪。第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6、朝考。清代。殿试后还将进行朝考。由殿试第二甲和第三甲参加。朝考第一名称作朝元。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现在国内的吉他品牌,有哪些做工能和马丁,泰勒这些世界品牌相比?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只论做工的话。很多国产琴做工都能比得上马丁泰勒。甚至超越[&...

什么是借记卡?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借记卡和贷记卡最核心的区别就是自始至终花自己的钱。还是先[&...

谈谈你在头条最想开通的创作权限是什么,为什么?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自由创作——权限无边其他观点:守一瓣心香在头条最想开[&he...

你用过哪些超好用的护肤品或化妆品?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分享个对黄褐斑效果超级好的产品。自己一直用的。没效果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9:34:30

    殿试,秀才,举人,榜眼,乡试,科举,考试,状元,探花,贡生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9:34:30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时的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各有什么区别?谁级别最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0月1日 19:34:30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所开设的进士科。在隋之前的汉朝朝廷选拔人才基本是靠推荐和本身的名声。在汉朝只有官府的推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