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乡有七夕风俗吗?
首发

你们家乡有七夕风俗吗?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七夕我们家乡有乞巧的习俗。在我们家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共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歌舞。

其他观点:

原来小时候我七月初七晚上就坐在自家坝子头看银河。银河两岸最亮的就是牛郎星。织女星。七月初七正好稻子收回来。新米出来了。家家户户都要敬天地。七月初七过后。就准备中元节七月十五鬼节所需要的供品。给去世的老人。亲人烧纸钱。又称袱纸。点香烛。十三十四以后就给孤魂野鬼撒水饭。烧纸钱。叫做施孤。

现在已经不多了。环保也不准。最多就是七月初七夜晚自己看看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与自家老伴窃窃私语。回味一下当年见面的情景。由于疫情防控。也没有人聚会一起了。有些民族传统习俗正在慢慢消失。老一辈人只留下淡淡的记忆。

其他观点:

七夕节有什么传统: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天河夜话:

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化生求子

七夕人们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其中有一种蜡制的婴儿人偶。叫做“化生”。妇女们买回家浮于水土。为宜子之祥。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舆地志》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现在各种的老师群加各种的软件教学、乱乱哄哄的,你们闹心吗?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最近几天。网络直播教学搞的纷纷扰扰。不少家长就诉苦。嫌使[&...

加盟菜鸟驿站怎么样?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自己非要往坑里跳谁也拦不住!其他观点:现在市面上很多[&he...

渠菜该怎么吃呢?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渠渠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笋。叶片[&...

好像荣威的斑马系统都要升级了,有荣威i5的车主升级好的吗,如何呢?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说实话吧。汽车厂家的系统升级和手机厂家系统升级一个原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21:57:24

    织女,这是,化生,穿针,天河,织女星,银河,烧纸,月亮,牛郎织女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21:57:24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们家乡有七夕风俗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21:57:24

    七夕我们家乡有乞巧的习俗。在我们家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