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的《蝉》到底说了什么?
首发

虞世南的《蝉》到底说了什么?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这首《蝉》同样表示了虞世南的性情。他点明蝉居高声自远。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声名远播。这来自人格的力量。绝非外力所致。作者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表达出了诗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蝉》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物寄托。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咏物又是咏人。下面我们从这首诗的每一句分析。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内涵。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流响出疏桐: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一种枝干很高大的树。\"疏\"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表示蝉声的长鸣不已。使人想象得出蝉声的悦耳动听和持续。\"出\"把蝉声传送的过程形象化。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却可看见人格化了的蝉站在高处。清隽飘逸的形象。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使三四两句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写出了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由上两句引发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独具匠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居高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还暗指品格之高。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如权势地位等。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这两句中的\"自\"与\"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同时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也带有自喻的意味。

《蝉》用比兴的手法。托物言志。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抒发了作者追求心地纯洁的胸怀。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同时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唐人咏蝉诗除本篇外。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著名。李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前四句写形象。与虞世南的《蝉》诗相似。但显示的是环境的冷酷;后四句写思想感情。表达薄宦漂泊、欲归不得之情。骆诗:\"西陆(指秋天)蝉声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指蝉)。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借蝉自喻。将秋蝉的艰窘与己身的不幸融而为一。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白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其他观点: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緌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沈德潜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是唐诗中最早咏蝉的。很为后世称道。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两句用的是比喻。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读者可从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蝉儿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可谓巧妙至极。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言“不做良臣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传达于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展示了一个清狂自负、踌躇满志的士大夫形象。

其他观点:

唐诗中的蝉。其实是有着高尚的品质。一如人一样。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一起来看看。

蝉。雅名蜩。俗称“知了”。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寓自己高洁的情怀。

小时候。家住农村。十分喜欢捕蝉。一到夏天。那也正是暑假的时候。屋后面有一片树林。最喜欢中午的时候拿着竹竿。和好面筋。不顾酷暑去树林里面捕蝉。听着蝉鸣。抬头向树上望去。不久便能找到蝉的藏身之所。这时候。把和好的面筋放到竹竿的尖尖上。慢慢举起竹竿。小心翼翼得靠近蝉。然后迅速朝蝉翅粘去。蝉就逃不脱了。

那时候小学课本里一首诗写的好: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今天。借回答问题。体味诗词里的蝉。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隋朝旧臣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后。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深得器重。于是。他笔下的鸣蝉就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垂緌。就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会伸出一根触须。形状正如这下垂的冠缨。而古代“冠缨”则是官宦人家的象征。所以这句“垂緌饮清露”正式比兴自己。居高位。志高洁。

“流响出疏桐”这句话也是要细细品读。“流响”其实就是蝉鸣不已。“疏桐”就是树枝之高。其实有了这一句。后面的三四句。才站得住脚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蝉之最可贵的品质。比兴到人身上。就是立身品质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正是有品行。有才德的人的自信之处。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天资聪明。七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唐高宗凤仪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书论事。因而触怒了武则天。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蝉抒怀之作。这首诗用典贴切。双关自然。对仗工稳。风骨凝练。亦属上乘之作。

再看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落寞凄凉。他七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二十五岁中进士。走上仕途。但此后由于李牛党争的原因。被人排挤。四十六岁便郁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抒发仕途潦倒的苦闷和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他的这首《咏蝉》就表达了这种怨愤。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攻取汉城后,彭德怀为什么严令志愿军各部,不得乘胜追击美军?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题主一定说的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前我们已打了[&...

康有为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新思想而要托古改制?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康有为之所以托古改制而不是提出新思想是想要为改革找依据。[&...

冬天吃什么能提高免疫力?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在秋冬寒冷季节。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多了。尤其是儿童和老[&...

只有100元人民币,进行投资,做什么能在一年内赚100万元?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去大超市买点东西。故意装作鬼鬼祟祟的样子。要尽量引起店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4:34:44

    居高,秋风,诗人,品格,的人,梧桐,的是,这一,声名远播,鸣声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4:34:44

    没想到大家都对虞世南的《蝉》到底说了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4:34:44

    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这首《蝉》同样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