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原文译文(《黄帝四经》经法&183)
首发

黄帝四经原文译文(《黄帝四经》经法&183)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1973年是《黄帝四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时间。
《黄帝四经》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学”即《黄帝四经》。曾是百家学术之林。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未看到。致使黄学被淹没了五千余年都没有被历代史学者重视。西汉时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现在《黄帝四经》出土。经过今人唐兰先生考证后。确认《黄帝四经》不是伪书。是几千年来出土轩辕黄帝第一本书。这是一部“治国之本”的书。它由四篇文章组成。这就为海内外黄帝子孙重新认识黄帝、黄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93岁的台湾史学家王寒生先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恨不得一下飞回大陆。一睹为快。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未通邮。无法看到真迹。几经周折。通过日本才搞到《黄帝四经》影印件。王寒生先生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花近四年时间将《黄帝四经》译出来。于一九七六年在台湾龙华出版社出版。王老先生在他自写的序言里庄严宣告:“读罢四经。我们认识了修道之门径。更提高了人生境界。如果我们仍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纵然再读书万卷。也无济于事。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经打开了宇宙奥妙之门。指出了一条上进大道。今日能读到宝贵经典。是如何幸福!”又云:“黄帝四经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间。这是可幸的。凡是黄帝子孙们。全当雀跃鼓舞。”
时隔十六年。大陆余明光先生于1989年也把“黄帝四经”进行了注释。由已故的周谷城先生题写书名“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余明光先生在书的“前言”里写到:“黄学被淹没了两千余年都不为人所重视。与此联系的西汉初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恢复这个学派在历史上的地位。重新认识‘黄老’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司马迁写《史记》时。并未看到过《黄帝四经》。原因是他生在汉武帝时代(景帝是文帝之子。武帝之父。在位十六年)。天汉年间司马迁为李陵事件。触怒了汉武帝。被腐刑下狱。其父司马炎正在朝中出任太史令。父子二人同朝为官。那时。司马迁才三十多岁。而《黄帝四经》已入土二十七年了。所以说。司马迁写《史记》时。并没有看到过《黄帝四经》。只是按当时的传说写下“五帝本纪”。排在《史记》开宗明义第一篇。
原文:
黃帝四經
〔經法〕
〈道法〉〈國次〉〈君正〉〈六分〉〈四度〉〈論〉〈亡論〉〈論約〉〈名理〉
〔十大經〕
〈立命〉〈觀〉〈五正〉〈果童〉〈正亂〉〈姓爭〉〈雌雄節〉〈兵容〉
〈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舜道〉〈名刑〉
〔稱〕
〔道原〕
〈經法〉
〈道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
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虛無形。其寂冥冥。萬物之所從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動。動有害。曰
不時。曰時而背。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
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誣。曰虛誇。以不足為有餘。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禍福同道。莫知其所從生。見知之
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
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形聲號矣。形名已
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智。至智者為天下稽。稱以權衡
。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巧驗。事如直木。多如倉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陳。則無所
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則治而制之矣。絕而復屬。亡而復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
以禍為福。孰知其極。反索之無形。故知禍福之所從生。應化之道。平衡而止。輕重不稱
。是謂失道。
天地有恒常。萬民有恒事。貴賤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
時、晦明、生殺、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貴之恒位。賢不肖不相放。畜臣之恒
道。任能毋過其所長。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變恒過度。以奇相禦。正奇有立。而名
形弗去。凡事無小大。物自為舍。逆順死生。物自為名。名形已定。物自為正。
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
至素至精。浩彌無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國次〉
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奪而無予。國不遂亡。不盡天極。衰者復昌。誅禁不當。反
受其殃。禁伐當罪當亡。必虛其國。兼之而勿擅。是謂天功。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
立。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殃。人強勝天。慎避勿當。天反勝人。因與俱行。先屈
後伸。必盡天極。而毋擅天功。
兼人之國。修其國郭。處其廊廟。聽其鐘鼓。利其資財。妻其子女。是謂重逆以荒。
國危破亡。
故唯聖人能盡天極。能用天當。天地之道。不過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有殃。
故聖人之伐也。兼人之國。墮其城郭。焚其鐘鼓。布其資財。散其子女。裂其地土。
以封賢者。是謂天功。功成不廢。後不逢殃。
毋陽竊。毋陰竊。毋土敝。毋故執。毋黨別。陽竊者天奪其光。陰竊者土地荒。土敝
者天加之以兵。人執者流之四方。黨別者外內相攻。陽竊者疾。陰竊者飢;土敝者亡地。
人執者失民。黨別者亂。此謂五逆。五逆皆成。亂天之經。逆地之綱。變故亂常。擅制更
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是謂過極失當。
〈君正〉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
畏敬。七年而可以正。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二年用其德。則民力。三年無賦斂。則民
不倖。六年民畏敬。則知刑罰。七年而可以正。則勝強敵。
俗者。順民心也。德者。愛勉之也。有得者。發禁弛關市之正也。號令者。連為什伍
。選練賢不肖有別也。以刑正者。罪殺不赦也。畏敬者。民不犯刑罰也。可以正者。民死
節也。
若號令發。必廄而上九。壹道同心。上下不□。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戰矣。號令發
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
。貴賤有別。賢不肖衰也。衣備不相逾。貴賤等也。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
食足而刑罰必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天有死生之時。國有死生之正。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謂
之武:文武并行。則天下從矣。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
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佴。有佴則號令成俗
而刑伐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則守固戰勝之道也。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無私而
賞罰信。所以治也。
省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無父之行。不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
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三者備。則事得矣。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禦之備
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
〈六分〉
觀國者觀主。觀家者觀父。能為國則能為主。能為家則能為父。凡觀國。有六逆:其
子父。其臣主。雖強大不王。其謀臣在外位者。其國不安。其主不悟。則社稷殘。其主失
位則國無本。臣不失處則下有根。國憂而存;主失位則國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謂頹
國。主暴則生殺不當。臣亂則賢不肖并立。此謂危國。主兩則失其明。男女爭威。國有亂
兵。此謂亡國。
嫡子父。命曰上怫。群臣離志;大臣主。命曰雍塞:在強國削。在中國破。在小國亡
。主失位。臣不失處。命曰外根。將與禍鄰:在強國憂。在中國危。在小國削;主失位。
臣失處。命曰無本。上下無根。國將大損:在強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主暴臣亂。命
曰大荒。外戎內戎。天將降殃:國無大小。有者滅亡。主兩。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國中
有師: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
凡觀國。有六順:主不失其位則國有本。臣失其處則下無根。國憂而存。主惠臣忠者
。其國安。主主臣臣。上下不□者。其國強。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主得位臣輻
屬者王。
六順六逆乃存亡興壞之分也。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天下太平。正以
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覆載而無私也。故王天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參用之。然後而有天下矣。為人主。
南面而立。臣肅敬。不敢蔽其主。下比順。不敢蔽其上。萬民和輯而樂為其主上用。地廣
人眾兵強。天下無敵。
文德究於輕細。武刃於當罪。王之本也。然而不知王術。不王天下。知王術者。驅騁
馳獵而不禽荒。飲食喜樂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少而有功。戰
勝而令行。故福生於內。則國富而民昌。聖人其留。天下其與。不知王術者。驅騁馳獵則
禽荒。飲食喜樂而湎康。玩好嬛好則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無功。戰勝而令不行。
故福失於內。財去而倉廩空虛。與天相逆。則國貧而民荒。至聖之人弗留。天下弗與。如
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矣。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輕縣國
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德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
故王天下者。天下則之。霸王積甲士而征不備。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天下而莫敢不
聽。自此以下。兵戰力爭。危亡無日。而莫知其所從來。夫言霸王。其無私也。唯王者能
兼覆載天下。物曲成焉。
〈四度〉
君臣易位謂之逆。賢不肖并立謂之亂。動靜不時謂之逆。生殺不當謂之暴。逆則失本
。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飢。失人則疾。周遷動
作。天為之稽。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
君臣當位謂之靜。賢不肖當位謂之正。動靜參於天地謂之文。誅禁時當謂之武。靜則
安。正則治。文則明。武則強。安則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參於天地。
合於民心。文武并立。命之曰上同。
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順治其內。逆用於外。功成而傷。逆治其內。順
用於外。功成而亡。內外皆逆。是謂重殃。身危為戮。國危破亡。內外皆順。功成而不廢
。後不逢殃。
聲華實寡者。庸也。順者。動也。正者。事之根也。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
。禁伐當罪。必中天理。背約則窘。達刑則傷。背逆合當。為若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
殃。
毋止生以死。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聲溢於實。是謂滅名。極陽以殺。極陰以生。
是謂逆陰陽之命。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已逆陰陽。又逆其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
其殃。故因陽伐死。因陰建生。當者有數。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
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
下不肖。何事不治。
規之內曰圓。矩之內曰方。懸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大小短長。權衡之
稱曰輕重不爽。斗石之量曰少多有數。繩墨之立曰曲直有度。八度者。用之稽也。日月星
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立。外內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蔽其形。美惡不匿其情。地
之稽也。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美惡有
名。逆順有形。情偽有實。王公執之以為天下正。
因天時。伐天悔。謂之武。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其主
道。離人理。處狂惑之位處而不悟。身必有戮。柔弱者無罪而幾。不及而趯。是謂柔弱。
剛正而強者臨罪而不究。名功相抱。是故長久。名功不相抱。名進實退。是謂失道。其卒
必有身咎。黃金珠玉藏積。怨之本也。女樂玩好燔材。亂之基也。守怨之本。養亂之基。
雖有聖人。不能為謀。
〈論〉
人主者。天地之稽也。號令之所出也。司民之命也。不天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
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窘於內而舉窘於外。八正
皆失。與天地離。天天則得其神。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處外內之位。
應動靜之化。則事得於內而舉得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
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施於四極。而四極之中無不聽命矣。蚑
行喙息。扇飛蠕動。無不寧其心。而安其性。故而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執一以明三
。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長。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
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天定二以建八
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立。而外內有處。
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
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順正者。天之稽也;有常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
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謂之物。物個合於道者。謂之理。理之所在。謂之順。物有不合
於道者。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謂之逆。逆順各有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也。
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正。正生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
神之極。見知不惑。帝王者。執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施於四極之中。
執六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稽。察逆順以觀於霸王危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
達於名實相應。盡知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
六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動。四曰專。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死生之國。論則
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專則不失是非之分。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除
害。六柄備則王矣。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亂。三曰無名而強主滅:三名
察則事有應矣。
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之宜。則天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其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
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謂之死國。死國伐之。反此之謂順。順之所在。謂之生國。
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情偽密矣。實者示人虛。不足者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
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相應則定。名實不相應則爭。名自命也。物自正也
。事之定也。三名察則盡知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亡論〉
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服六危者。滅;一國而服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
;一國而服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之君而服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溢者死。下溢者刑
。德薄而功厚者隳。名禁而不匡者死。抹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
皆反自及也。
守國而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殃。逆節不
成。是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必靜。動舉必正。贏極而不靜。
是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謂後命。大殺服民。戮降人。刑無罪。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
罪。其福五之;所伐不當。其禍十之。
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下邪恒以地界為私者保。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謂危根。
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六危:一曰嫡子父
。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外其志。四曰聽諸侯之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壅塞。六曰父兄黨
以拂。六危不勝。禍及於身。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無罪:此三不辜

三壅:內位勝謂之塞。外位勝謂之拂;外內皆勝則君孤直。以此有國。守不固。戰不
克。此謂一壅。從中令外謂之惑。從外令中謂之賊。外內遂爭。則危都國:此謂二壅。一
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謂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謂三壅。三凶:一曰好
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謂三凶。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背之。謂之襦傳。伐當
罪。見利而反。謂之達刑。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謂之怨媒。有國
將亡。當罪復昌。
〈論約〉
始於文而卒於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數。天地之紀也
。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四時而定。不爽不忒。常有法式。天地之理也;一
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終而復始。人事之理也。
逆順是守。功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無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
之理也。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失則無名。背天之道。國乃無主。無主之國。逆順相
攻。伐本隳功。亂生國亡。為若得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無功。
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逆節始生。慎毋戡正。彼且自抵其刑。
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形名。形名已定。逆順有位。死生
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
不失理。論天下無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謂有道。
〈名理〉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
信;見於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
不可化也。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見知之稽也。
有物始生。建於地而溢於天。莫見其形。大盈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莫能見知。故
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禍及其身。養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離其親。
伐其與而敗其根。後必亂而卒於無名。
如燔如倅。事之反也;如遙如驕。生之反也。凡物群財。超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
三者皆動於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禍必反自及也。以剛為柔者活。以柔為剛
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諾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諾不信。則知大惑矣。已
諾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
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理者。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
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審察名理終始。是謂究理。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
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見正道循理。能與曲直。能與終始。故能循名究理。形名
出聲。聲實調和。禍災廢立。如影之隨形。如響之隨聲。如衡之不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者
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
亂積於內而稱失於外者伐。亡形成於內而舉失於外者滅。逆則上溢而不知止者亡。國
舉襲虛。其事若不成。是謂得天;其若果成。身必無名。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國危有殃
。兩逆相攻。交相為殃。國皆危亡。
〈十大經〉
〈立命〉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
。踐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吾受命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唯余一人德乃配天。
乃立王、三公。立國置君、三卿。數日、曆月、計歲。以當日月之行。吾允地廣裕。類天
大明。
吾畏天、愛地、親民。立無命。執虛信。吾愛民而民不亡。吾愛地而地不荒。吾受民
而民不死。吾位不失。吾苟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
〈觀〉
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國。以觀無恒。善之法則。力黑視象。見黑則黑。見白
則白。地之所德則善。天之所刑則惡。人視則鏡:人靜則靜。人作則作。力黑已布制建極
。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順無紀。德虐之刑。靜作之時。先後之名。以為
天下正。因而勒之。為之若何?
黃帝曰:群群□□。窈窈冥冥。為一囷。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
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剛柔相成。萬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為常。其
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為牝牡。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
若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得天之微。若時者時而恒者恒。地因而養之;恃地氣之發也
。乃夢者夢而茲者茲。天因而成之。弗因則不成。弗養則不生。夫民之生也。規規生食與
繼。不會不繼。無與守地;不食不人。無與守天。
是故贏陰布德。重陽長。晝氣開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陽脩刑。童陰長。夜氣閉地
繩者。所以繼之也。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得後刑以養生
。姓生已定。而敵者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
其當。而盈屈無匡。
夫是故使民毋人執。舉事毋陽察。力地無陰敝。陰敝者土荒。陽察者奪光。人執者摐
兵。是故為人主者。時適三樂。毋亂民功。毋逆天時。然則五穀溜熟。民乃蕃滋。君臣上
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并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其時贏而事屈。陰節
復次。地尤復收。正名修刑。蟄蟲不出。雪霜復清。孟穀乃蕭。此災乃生。如此者舉事將
不成。其時屈而事贏。陽節復次。地尤不收。正名施刑。蟄蟲發聲。草苴復榮。已陽而又
陽。重時而無光。如此者舉事將不行。
天道已既。地物乃備。散流鄉成。聖人之事。聖人不巧。時反是守。優未愛民。與天
同道。聖人正以待之。靜以須人。不達天刑。不襦不傳。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
〈五正〉
黃帝問閹冉曰:吾欲布施五正。焉止焉始?對曰: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及外人。
外內交接。乃正於事之所成。黃帝曰:吾既正既靜。吾國家愈不定。若何?對曰:后中實
而外正。何患不定?左執規。右執矩。何患天下?男女畢迵。何患於國?五正既布。以司
五明。左右執規。以待逆兵。
黃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對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於淵。以求內刑。內刑已得
。后乃自知屈其身。黃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對曰:道同者。其事同;道異者
。其事異。今天下大爭。時至矣。后能慎勿爭乎?黃帝曰:勿爭若何?對曰:怒者血氣也
。爭者脂膚也。怒若不發。浸廩是為癰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爭矣。黃帝於是辭其國
大夫。上於博望之山。談臥三年以自求也。戰哉。閹冉乃上起黃帝曰:可矣。夫作爭者凶
。不爭者亦無成功。何不可矣?
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帝箸之盟。盟曰:
反義逆時。其刑視蚩尤。反義背宗。其法死亡以窮。
〈果童〉
黃帝問四輔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果童
對曰:不險則不可平。不諶則不可正。觀天於上。視地於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幹。
地有恒常。合此幹常。是晦有明。有陰有陽。夫地有山有澤。有黑有白。有美有惡。地俗
德以靜。而天正名以作。靜作相養。德虐相成。兩若有名。相與則成。陰陽備物。化變乃
生。
有任一則重。任百而輕。人有其中。物有其形。因之若成。黃帝曰:夫民仰天而生。
恃地而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誰適由始?對曰:險若得
平。諶若得正。貴賤必諶。貧富有等。前世法之。後世既隕。由果童始。果童於是衣褐而
穿。負缾而巒。營行乞食。周流四國。以示貧賤之極。
〈正亂〉
力黑問於太山之稽曰:蚩尤□□□驕溢陰謀。陰謀□□□□□□□□□□高陽。為之
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患也。夫天行正信。日月不處。啟然不怠。以臨天下。民生有極
。以欲涅洫即失。豐而為殺。加而為既。予之為害。致而為費。緩而為哀。憂桐而君之。
收而為之咎;累而高之。踣而弗救也。將令之死而不得悔。子勿患也。
力黑曰:戰數盈六十而高陽未夫。涅溢早服。名曰天佑。天佑而弗戒。天地一也。為
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言佑。交為之備。吾將因其事。盈其寺。拊其力。而投之殆。
子勿言也。上人正一。下人靜之;正以待天。靜以須人。天地立名。萬勿自生。以隨天刑
。天刑不僨。逆順有類。勿驚勿戒。其逆事乃始。吾將遂是其逆而戮其身。更置六直而合
以信。事成勿發。胥備自生。我將觀其往事之卒而朵焉。待其來事之遂而私焉。壹朵壹禾
。此天地之奇也。以其民作而自戲也。吾或使之自靡也。
戰盈哉。太山之稽曰:可矣。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
剝其皮革以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其發而建之天。名約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
。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若醢。使天下□之。
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留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乏禁。留醢。亂民。
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
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愨為地楹。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後人。
〈姓爭〉
高陽問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覆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
力黑對曰: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天地已定。蚑蟯畢爭。作爭者凶。不爭亦毋以成功。順
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勝生已定。敵者生爭
。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視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繆繆
天刑。非德必傾。刑德相養。逆順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彰。其明者
以為法。而微道是行。
明明至微。時反以為幾。天道環周。於人反為之客。爭作得時。天地與之。爭不衰。
時靜不靜。國家不定。可作不作。天稽環周。人反為之客。靜作得時。天地與之;靜作失
時。天地奪之。
夫天地之道。寒涅燥濕。不能并立。剛柔陰陽。固不兩行。兩相養。時相成。居則有
法。動作循名。其事若易成。若夫人事則無常。過極失當。變故易常;德則無有。措刑不
當。居則無法。動作爽名。是以戮受其刑。
〈雌雄節〉
皇后歷吉凶之常。以辨雌雄之節。乃分禍福之嚮。憲傲驕倨。是謂雄節;委燮恭儉。
是謂雌節。夫雄節者。盈之徒也。雌節者。兼之徒也。夫雄節以得。乃不為福;雌節以亡
。必將有賞。夫雄節而數得。是謂積殃;凶憂重至。幾於死亡。雌節而數亡。是謂積德。
慎戒毋法。大祿將極。
凡彼禍難也。先者恒凶。後者恒吉。先而不凶者。恒備雌節存也。後而不吉者。是恒
備雄節存也。先亦不凶。後亦不凶。是恒備雌節存也。先亦吉。後亦不吉。是恒備雄節存
也。
凡人好用雄節。是謂妨生。大人則毀。小人則亡。以守不寧。以作事不成。以求不得
。以戰不克。厥身不壽。子孫不殖。是謂凶節。是謂散德。凡人好用雌節。是謂承祿。富
者則昌。貧者則穀。以守則寧。以作事則成。以求則得。以戰則克。厥身則壽。子孫則殖
。是謂吉節。是謂□德。故德積者昌。殃積者亡。觀其所積。乃知禍福之嚮。
〈兵容〉
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措;不法人。兵不可成。參於天地。稽之聖人
。人自生之。天地刑之。聖人因而成之。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因時秉宜。兵必有成功。
聖人不達刑。不襦傳。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天固有奪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隨以殃。三遂絕從。兵無成功。三遂絕從。
兵有成功者。不饗其功。環受其殃。國家有幸。當者受殃;國家無幸。有延其命。茀茀陽
陽。因民之力。逆天之極。又重有功。其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無成功。慶且不饗其功
。此天之道也。
〈成法〉
黃帝問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民將生。年辯用知。不可法組。吾恐或用之以
亂天下。請問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力黑曰:然。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形。
乃以守一名。上淦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一。
民無亂紀。
黃地曰:請問天下猷有一虖?力黑曰:然。昔者皇天使馮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
以朳天地。以揆四海。以壞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是故讒民皆退。賢人咸起。五邪乃逃
。年辯乃止。循名復一。民無亂紀。
黃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長乎?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為而無長?凡
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於天地;一之理。施於四海。何以知一之至。遠近之稽?
夫唯一不失。一以騶化。少以知多。夫達望四海。困極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
言有本。千言有要。萬言有總。萬物之多。皆閱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罷必正人
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抱凡守一。與天地同極
。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
〈三禁〉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修。國家幾矣。地之禁
。不墮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進不氐。立不讓。徑遂凌節。是謂大凶。人道剛柔。剛不足以。柔不足恃。剛強而虎
質者丘。康沉而流湎者亡;憲古章物不實者死。專利及削浴以大居者虛。
天道壽壽。播於下土。施於九州。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天有恒日。民自則之。
爽則損命。環自服之。天之道也。
〈本伐〉
諸庫藏兵之國。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為利者。有為義者。有行忿者。所謂為利者
。見生民有飢。國家不暇。上下不當。舉兵而裁之。唯無大利。亦無大害焉。
所謂為義者。伐亂禁暴。起賢廢不肖。所謂義也。義者。眾之所死也。是故以國攻天
下。萬乘之主兼希不自此始。鮮能終之;非心之恒也。窮而反矣。
所謂行忿者。心雖忿。不能徒怒。怒必有為也。成功而無以求也。即兼始逆矣。非道
也。
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則無窮。故丐者。摭者也;禁者。使者也:是以方
行不留。
〈前道〉
聖人舉事也。合於天地。順於民。祥於鬼神。使民同利。萬夫賴之。所謂義也。身載
於前。主上用之。長利國家社稷。世利萬夫百姓。天下名軒執國士於是虛。壹言而利之者
。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從道。知以辯之。強以行之。責道以並
世。柔身以待時。王公若知之。國家之幸也。
國大人眾。強國也。若身載於後。主上不用之。則利國家社稷、萬夫百姓。王公而不
知之。乃國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治國。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
人事。善陰陽□□□□□□□□□□□□□□□□□□□□□。名正者治。名奇者亂。正
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後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國家。小夫得之以成。國家得
之以寧。小國得之以守其野。大國得之以并兼天下。
道有原而無端。用者實。弗用者空。合之而涅於美。循之而有常。古之賢者。道是之
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居軍其軍強。以居國其國昌。古之賢者。道是之行。
〈行守〉
天有恒幹。地有恒常。與民共事。與神同光。驕洫好爭。陰謀不祥。刑於雄節。危於
死亡。奪之而無予。其國乃不遂亡。近則將之。遠則行之。逆節萌生。其誰肯當之。天惡
高。地惡廣。人惡苛。高而不已。天將闕上;廣而不已。地將絕之;苛而不已。人將殺之

有人將來。唯目瞻之。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枲。得而勿以。是
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華也。氣者心之浮也。有一言。無一行。謂之誣。故言寺首。
行志卒。直木伐。直人殺。無形無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順道〉
黃帝問力黑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陰陽。不數日月。不志四時。而天開以時。
地成以財。其為之若何?力黑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委燮恭儉。卑
約主柔。常後而不先。體正信以仁。慈惠以愛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
中情不流。執一毋求。刑於女節。所生乃柔。故安靜正德。好德不爭。立於不敢。行
於不能。戰示不敢。明示不能。守弱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窮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勞不僈。
飢不怠。死不怨。
不曠其眾。不為兵邾。不為亂首。不為怨媒。不陰謀。不擅斷疑。不謀削人之野。不
謀劫人之宇。慎案其眾。以隨天地之從。不擅作事。以待逆節所窮。
見地奪力。天逆其時。因而飾之。事環克之。若此者。戰勝不報。取地不反。戰勝於
外。福生於內。用力甚少。名聲章名。順之至也。
〈名形〉
欲知得失情。必審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靜;事恒自施。是我無為。靜翳不動。
來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擇而尊理乎?葆也。屯也。其如莫存
。萬物群至。我無不能應。我不藏故。不挾陳。嚮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摎。我有所
周。
〈稱〉
道無始而有應。其未來也。無之;其已來。如之。有物將來。其形先之。建以其形。
名以其名。其言謂何?環□傷威。弛欲傷法。無隨傷道。數舉三者。有身弗能保。何國能
守?
奇從奇。正從正。奇與正。恒不同廷。凡變之道。非益而損。非進而退:首變者凶。
有儀而儀則不過。恃表而望則不惑。案法而治則不亂。聖人不為始。不專己;不豫謀。不
棄時;不為得。不辭福。因天之則。失其天者死。欺其主者死。翟其上者危。心之所欲則
志歸之。志之所欲則力歸之。故巢居者察風。穴處者知雨;憂存故也。憂之則□。安之則
久;弗能令者弗能有。
帝者臣。名臣。其實師也;王者臣。名臣。其實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實賓也;危
者臣。名臣也。其實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實虜也。自光者人絕之。驕溢人者其生危
、其死辱翳。居不犯凶。困不擇時。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泊者。弗與犯難。故以人
之自為。不以人之為我也。不仕於盛盈之國。不嫁子於盛盈之家。不友驕倨慢易之人。
聖人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聖人麋論天地
之紀。廣乎獨見。卓乎獨知。□乎獨□。□乎獨在。天子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朕合
之也。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正嫡者。不使庶孽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婢妾疑焉
:疑則相傷。雜則相方。
時若可行。亟應勿言;時若未可。涂其門。毋見其端。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
予。取予當。立為聖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天有環刑。反受其殃。世恒不可擇法而用
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禍。有國存。天下弗能亡也;有國將亡。天下弗能存也。時極未至
。而隱於德;既得其極。遠其德。淺致以力;既成其功。環復其從。人莫能殆。諸侯不報
仇。不修恥。唯義所在。
隱忌妒妹賊妾。如此者。下其等而遠其身;不下其等不遠其身。禍乃將起。內事不和
。不得言外;細事不察。不得言大。利不兼。賞不倍;戴角者無上齒。提正名以伐。得所
欲而止。實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華之屬。必有實。實中必有覈。覈中必有意。
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誥誥作事。毋從我終始。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行而
行。處而處。因地以為資。因民以為師;弗因無神也。
宮室過度。上帝所惡;為者弗居。唯居必路。減衣衿。薄棺槨。禁也。疾役可發澤。
禁也。草叢可淺林。禁也。聚宮室墮高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毋先天成。毋非時而
榮則不果。日為明。月為晦;昏而休。明而起。毋失天極。究數而止。強則令。弱則聽。
敵者循繩而爭。行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侮而索敬。君弗得臣。有宗將興。如伐於川;
有宗將壞。如伐於山。貞良而亡。先人餘殃;商闕而栝。先人之連。埤而正者增。高而倚
者崩。
山有木。其實屯屯。虎狼為猛可揗。昆弟相居。不能相順。同則不肯。離則不能。傷
國之神。神胡不來。胡不來相教順弟兄茲;昆弟之親。尚可易哉。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
。死;嗜欲無窮。死;寡不避眾。死。毋藉賊兵。毋裹盜糧。藉賊兵。裹盜糧;短者長。
弱者強;贏縮變化。後將反施。弗同而同。舉而為同;弗異而異。舉而為異;弗為而自成
。因而建事。
陽親而陰惡。謂外其膚而內其□。不有內亂。必有外客。膚既為膚。□既為□;內亂
不至。外客乃卻。得焉者不受其賜。亡焉者不怨大。夫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闢其
戶牖而各取昭焉;天無事焉。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刈薪而各取富焉;地亦無
事焉。諸侯有亂。正亂者失其理。亂國反行焉;其時未能也。至其子孫必行焉。故曰:制
人而失其理。反制焉。
生人有居。死人有墓。令不得與死者從事。惑而極反。失道不遠。臣有兩位者。其國
必危;國若不危。君臾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佐也。子有兩位者。家必亂;
家若不亂。親臾存也。失親必危。失親不亂。子故佐也。不用輔佐之助。不聽聖慧之慮。
而恃其城郭之固。怙其勇力之禦。是謂身薄;身薄則殆。以守不固。以戰不克。兩虎相爭
。駑犬制其餘。
善為國者。太上無刑。其次正法。其下鬥果訟果。太上不鬥不訟不果。夫太上爭於化
。其次爭於明。其下救患禍。寒時而獨暑。暑時而獨寒。其生危。以其逆也。敬勝怠。敢
勝疑。亡國之禍□□□□□□□□□□□□□□□□□□□□□□□□□□□□□□□□
□□□□□□□□□□□不信其是而信其可也。不可矣;而不信其非而不信其可也。可矣
。□□□□□□□□□□□□□□□□□□□□□□□□□□□□□□□□□□□□□□
。故觀治以知亂。觀前以知反。故聖人觀今之曲直。審其名。以稱斷之。積者積而居。胥
時而用。觀主樹以知與治。合積化以知時;以明奇正貴賤存亡。
凡論必以陰陽大義。天陽地陰。春陽秋陰。夏陽冬陰。晝陽夜陰。大國陽小國陰。重
國陽輕國陰。有事陽而無事陰。伸者陽而屈者陰。主陽臣陰。上陽下陰。男陽女陰。父陽
子陰。兄陽弟陰。長陽少陰。貴陽賤陰。達陽窮陰。娶婦生子婦。有喪陰。制人者陽。制
於人者陰。客陽主人陰。師陽役陰。言陽默陰。予陽受陰。諸陽者法天。天貴正;過正曰
詭。極則常際乃反。諸陰者法地。地德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善予不爭。此地之度而雌之
節也。
〈道原〉
恒無之初。迵同大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悔。神微周盈。精靜
不熙。故未有以。萬物莫以。故無有形。大迵無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
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腐。在陽不焦。一度不變。能適蚑蟯。鳥得而飛。
魚得而游。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
莫見其形。
一者。其號也。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
可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形。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天地陰陽。四時日月
。星辰雲氣。蚑行蟯動。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反焉。道弗為益。堅強而不
撌。柔弱而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
故唯聖人能察無形。能聽無聲。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無間。
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謂能精。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
是謂察稽知極。聖王用此。天下服。
無好無惡。上用而民不迷惑。上虛下靜而道得其正。信能無欲。可為民命;信無事。
則萬物周遍:分之以其分。而萬民不爭;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不為治勸。不為亂解
。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夫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
。操正以正畸。前知太古。後精明。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觀之太古。周其所以。索之
未無。得之所以。道原四百六十四。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广州火车站属于哪个区(越秀区属于哪里)

请用语音读文章2003年。我从广州火车站乘坐火车回重庆。这是我第一次来广州火车站。[...

服务器租赁价格(房车租赁价格一览表)

请用语音读文章一个网站是否有足够的保障就需要看云服务器配置资源是否满足网站的基本需[...

允礼怎么死的(果郡王怎么死的)

请用语音读文章清朝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清世宗雍正在圆明园离奇驾崩。根据雍正的[...

魔兽世界部落(纵观部落发展史)

请用语音读文章为什么魔兽世界部落玩家比联盟多其实目前部落人口远超联盟并不是一朝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