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里有哪些硬伤错误?
首发

《明朝那些事》里有哪些硬伤错误?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硕士论文写的是王阳明思想。我就说说《明朝那些事儿》对王阳明的误读吧。

当年明月虽然非常推崇王阳明。但我可以肯定他并不懂阳明心学。也没有读过《传习录》。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年明月是对明史感兴趣。他能把明朝历史从头到尾写成一本书已经很耗精力了。不能苛求他再去钻研阳明心学。

当年明月对阳明心学的误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阳明心学的关键所在:

一、天理人欲

当年明月认为。王阳明不赞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在写到王阳明龙场悟道时。这么描述他所领悟的道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

王阳明真的认为天理即是人欲吗?并非如此。如果读过《传习录》。就知道王阳明经常说“存天理去人欲“。

比如王阳明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他说:“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

王阳明不可能认同人欲。他教学生们“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

王阳明与朱熹的主要差别。是对于“理”的认识不同。朱熹认为。理是宇宙间的统一规律。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有理。而王阳明则认为。理仅仅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冲动。

二、知行合一

很多人都误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意思。当年明月也是这么误解的。

比如当年明月这么解释“知行合一”: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可惜的是这并非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知”。并不是指“知识”。也不是指“知道道理”。而是特指“良知”。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本心都知善知恶。这就是良知。比如小孩子从小就知道敬爱父母。这就是良知。每个人都知道偷盗是不对的。这也是良知。

良知不仅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比如你看到好人好事。都会由衷的开心。看到坏人坏人。都恨不得冲上前踹两脚。

既然人都好善恶恶。所以会体现为一种潜意识的冲动。比如你看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了。会立刻忍不住想要拉住他。

所以知和行本来就是合一的。比如你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你不会先想:我应该拉住他。然后再去行动。你会下意识地拉住他。这既是知。又是行。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知而不行呢?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却并不孝敬父母。这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孝敬父母”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知识。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冲动。所以这不是王阳明所说的“知”。

阳明心学的要点就是恢复人本心的良知。让人时时刻刻有为善去恶的冲动。这样人就会自发地为善去恶。这才是“知心合一”。

三、天泉证道

《明朝那些事儿》如此描述天泉证道:

天地竟是如此之宁静。大风拂过了空旷的天泉桥。在四周传来的阵阵风声中。王守仁高声吟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钱德洪与王畿一言不发。摒气凝神。记下了这四句话。此即为所谓心学四决。流传千古。至今不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所谓天泉证道。是钱德洪与王畿对于王阳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产生争论。因此求教于王阳明。王阳明分别肯定、印证了两人的观点。让他们两人相互学习。不可偏执。

大致经过是:

王畿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而钱德洪则说:“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说道:“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把你俩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可以说给所有人听。”

那么王阳明的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并不是说心体真的非善非恶。而是说心体。也就是人的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不符合本心的是恶。本心比善恶的层次高。所以本心自身不能说是善是恶。

比如符合法律的是合法行为。不符合法律的是非法行为。但是法律本身是合法还是非法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因为法律本身是判断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能彻悟本心。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符合本心的。所以他没有善恶之念。但做的所有行为都是至善无恶的。这是王畿的观点。

但是大部分人的本心都会被私欲遮蔽。因此会有善念、恶念之分。那么就要努力为善去恶。以求恢复本心的清明。这是钱德洪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要将王畿和钱德洪的观点合起来看。才是完整的心学要旨。

而这才是天泉证道的真实情况。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其他观点:

《明事》是一部科普明朝历史的好读物。在年轻一代网民中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也确实有一桩明显的白璧之瑕。便是对将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祸国害贤的昏君尽可能美化。对真正一代明君明宪宗朱见深。却又过分丑化。实为一大缺憾。

而“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并杀害于谦一事。该书的描述亦大体依据《明实录》中。由明朝官方种种涂脂抹粉后的说法。还有一颠倒黑白的地方。便是竭力美化朱祁镇天顺复辟后的首辅李贤。甚至吹嘘他是如何「忍辱负重。为于谦报仇」的大功臣。亦与真实史实颇多不合。

关于朱祁镇是否为杀害于谦的真凶罪魁。笔者已经在【于谦有再造大明之功。明英宗知道他无罪。为何不顾太后阻挡。一定要杀他?】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79542193714364685/

这个回答下做了详细解析。这里不再复述。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一观。

朱祁镇不止杀害于谦。更大规模清洗朝堂。杀害众多京师保卫战的有功朝臣。包括内阁辅臣王文和于谦被一同杀害。曾于德胜门之战击退瓦剌首领也先的将领范广更被凌迟处死。

内阁辅臣陈循、工部尚书江渊、刑部尚书俞士悦被发配流放。内阁辅臣萧镃、内阁辅臣商辂、吏部尚书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谦等罢职。其下尚有众多景泰年间的文武要员被杀害、流放、罢黜。他们大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却被一心党同伐异的朱祁镇清洗。

明英宗:朱祁镇

除此之外。在朱祁镇复辟后的天顺年间。更有以下种种恶行弊政:

平反王振。建庙祭葬招魂。甚至给瓦剌首领也先在京城建庙。感激他放自己回国的“大恩”。

对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功臣”委以重任。

后来石亨石彪叔侄骄纵不法。图谋变乱;太监曹吉祥与其侄曹钦更公然在京师举兵造反。

至于《明事》定要将平定石、曹一党。也当做朱祁镇的所谓“功绩”。未免过于无稽。被君主宠信的太监举兵造反。唐朝之后历朝努力限制宦权。整整五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例。

重用锦衣卫逯杲、门达等。推行特务统治。放纵他们纳贿弄权。制造多起冤案。

各地按察使、参政、巡按等大员因此被罢免和下狱无数。甚至连皇族宗亲也不幸免。

如他的堂叔弋阳王朱奠壏。得罪锦衣卫。竟被诬陷与其母乱伦。朱祁镇明知此事荒诞不经。为维护其佞幸的权威。也定要颠倒黑白。草菅人命。下令冤杀朱奠壏母子。并焚其尸。

甚至就连朱祁镇在瓦剌时和他相依为命的护驾功臣袁彬。只因不愿违心枉法。助纣为虐。便也被拷打下狱。流放闲置。

处置荆襄流民问题。举措不当。在他死后当年。便爆发上百万人参与的荆襄流民大乱。

明朝政府历时七年。出动二十五万大军。耗费钱粮无数。才将这场民变镇压下去。

轻信蒙古鞑靼部首领的孛来“换道入贡”的谎言。河套地区就此丢失。并导致为祸大明百年的“套寇”。

容纵建州女真壮大。开抚顺关马市。养虎为患。遗祸后世千秋。

总而言之。朱祁镇不但可说是明朝从人品到政绩最差劲的皇帝。也更加不是《明事》吹嘘的什么“好人”。

至于朱祁镇复辟后的首辅李贤。也绝不是如《明事》美化吹嘘的那样。什么「忍辱负重。为于谦报仇」的正直大臣。

明朝首辅:李贤

而事实上。这个李贤在复辟之初和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甚为亲厚。为他们出谋划策甚多。极可能一起谋害于谦的凶手之一。当时著名大臣。”刚直有节、以忠谏名天下“的御史杨瑄做《复辟录》。根据李贤自己撰写的《天顺日录》。便如此认为。

【(曹吉祥)凡事与二学士商议而行。时徐有贞、李贤已为吉祥所引。入阁办事。故除于谦等皆用徐有贞策。而(李)贤阴助之。】【贤自言助有贞展尽底蕴。又言有贞素行持公者少。予乃持公助之。遂改前辙。观此。则有贞害谦之事谓贤不与谋。可乎?】【初。亨每来阁议事。则欲以己意令内阁行之。有贞等得无厌乎?又亨欲荐吴与弼。贤乃代草附亨奏之。则吉祥、亨初与有贞、贤相亲厚可见矣。】——明·杨瑄《复辟录》

原来景泰年间。李贤为吏部郎中。当吏部侍郎出缺时。他想直升此职。却被调去兵部作了侍郎;吏部侍郎职位由原兵部侍郎项文曜担任。

明朝体制。向来是吏部为六部之首。高于其他各部。(于谦这个兵部尚书为实际首相的情形。非常特殊。全因为他的社稷功高。威望盖世。明代宗景泰帝对他也异常信重。)

所以吏部官员很少能直接升职。而要先调任其他部去迁转;吏部侍郎、尚书也需由其他部的侍郎、尚书调任。类似情形一直十分普遍。

李贤却认为项文曜这个兵部侍郎是于谦的私党。挡了自己青云之路。因此嫉恨二人不止。他在自己的《天顺日录》「屡言文曜党谦」。甚至污蔑于项两人有同性暧昧关系。说项文曜是”于谦妾“。

【当时以项文曜为于谦妾。士林非笑之。每朝待漏时。文曜必附谦耳言。不顾左右相视。及退朝亦然。行坐不离。既在吏部亦如是。】——李贤《天顺日录》

夺门之变后。李贤便趁机唆使自己亲信的给事中王镇。弹劾项文曜为“于谦奸党”的一员。给项文曜加上一条「知于谦谋反故纵者。律斩」的罪名。以此报却私仇。项文曜上疏求饶称「谦逆谋。臣实不知。乞宥臣罪」。果断和于谦划清界限。朱祁镇便饶他一命。从轻判为流放。

李贤本因明代宗朱祁钰知遇之恩。才超擢提拔为朝廷要员。然而他在《天顺日录》却一边吹嘘朱祁镇是「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一边大泼朱祁钰的污水。把他写成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谈及“夺门之变”。则是「景泰淫荡载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

连史官都忍不住在李贤的传纪中。讥刺他对明代宗的忘恩负义。以及「抑叶盛。挤岳正。不救罗伦」。排斥异己迫害忠良的种种劣迹。李贤连对叶盛、岳正、罗伦等人尚且如此。何况是皇帝朱祁镇必欲杀之。而他自己也切齿痛恨。大肆诬蔑的于谦呢?

【然自郎署结知景帝。超擢侍郎。而所著书顾谓景帝为荒淫。其抑叶盛。挤岳正。不救罗伦。尤为世所惜云】

铁一般的历史事实。真正豁出大好前程。要为于谦辩冤的贤臣。绝非这个在朱祁镇复辟后春风得意的李贤。而是因此得罪朱祁镇被他下狱。然后从宽免职回家的内阁大臣商辂。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数年。召还商辂为内阁首辅。给于谦平反昭雪。赦免其亲族并加恩。并在商辂力主下。追复景泰帝朱祁钰帝号。以帝皇之礼重修其陵寝。

朱见深身为人子。又不能在诏书中明白说自己父亲的不是。如何恩将仇报。如何冤杀忠良。所以才假称「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于谦之冤岂只朱祁镇父子知晓。天下人何人不知?若当真按《明事》所言。以为这是“朱祁镇交待儿子替于谦平反”。实则滑天下之大稽了。

明宪宗朱见深不但为人敦厚明智。平反于谦。追复明代宗帝号。论政绩和文治武功也远非朱祁镇可比:

是他平定了朱祁镇酿成的荆襄百万流民大动乱;

是他征讨建州女真。犁庭扫穴。擒斩包括努尔哈赤之六世祖、建州酋长董山在内的1700余人。并焚毁屯寨四百座。释放被其掠夺的汉人奴隶“包衣”千人;

是他重用名臣王越。多次出塞打击蒙古。连中兴蒙古的传奇摄政皇后满海都。也是死在明军的突袭中;

是他召回被朱祁镇流放的护驾功臣袁彬。执掌锦衣卫。结束了朱祁镇复辟期间的特务统治……

明宪宗:朱见深

然而在《明事》中。这些均没有提及。只大肆批判朱见深如何昏庸无道。如何痴恋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万贵妃。因此真实历史中明明是中兴大明的一代明君。竟成了许多读者印象中那个宠信奸妃、宦官和奸臣。搞得朝堂和后宫都乌烟瘴气的大昏君了。父子二人的忠奸贤愚和历史评价全然颠倒。实不知作者当年明月是否在朱祁镇这个历史人物上。有太多的个人偏爱。

其他观点:

说实话。对于《明朝那些事儿》。我是超级爱看。虽然很多历史细节给漏掉了。但大致脉络还是勾画得活灵活现。下面说一下我发现的那些漏掉的:

其一。对元、清二朝有过多黑化。

由于这两个王朝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作者贴上了“野蛮”“民心不稳”等标签。事实上这两个王朝在建立之初都采取了一些稳定民心的措施。加速了自身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

其二。明朝统一战争描述不全。

当年明月主要写了朱元璋讨伐元朝及割据势力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却没有提及浙江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四川的明玉珍等地方豪强。描述这场战争可以有主次之分。但好歹让他们露个脸啊!

其三。明越战争始末。

当年明月对明越战争的过程说的很详细。发生背景也是大致不差。但对于后续情况却少有提及。事实上。安南(越南)在并入明朝版图后一直纷争不断。最终在明宣宗时期脱离明朝独立。建立了黎氏政权。后来。由于权臣莫登庸篡位。多行不臣之事。愤怒值达到顶峰的嘉靖皇帝出兵安南。吓得莫登庸献土归降。安南这才重新(在名义上)并入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的越南非常乱。有兴趣者可百度一下)

其四。明朝与日本的贸易。

《明事》曾提到。永乐年间明日两国达成的贸易因幕府将军(足利义持)擅杀使臣而取消。事实上后来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教(足利义持之弟)又恢复了贸易。直到嘉靖年间的“争贡之役”贸易才告一段落。

其五。对明宣宗的评价。

明宣宗的确做到了休养生息。但他在战略方面犯了三大错误:1. 放弃安南。打乱了明朝在东南亚的战略部署;2. 连下海禁令。严重限制了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下西洋劳民伤财可以理解。但暂停都比取消强啊);3. 取消奴尔干都司。把辽东以北的东北地区变成了实际上的无主之地。为后来满人的兴起提供了方便。《明事》对此是一笔带过。只提到了明宣宗的治国成就。对明宣宗显然过于夸赞了。

其六。隆庆新政。

明朝在隆庆年间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开海。一个是封贡互市。这两样政策部分开放了明朝的国门。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可惜。《明事》只提到了封贡互市。却没有提隆庆开海。不知可是匆忙之中忘了。

其七。万历朝鲜战争。

《明事》对于万历朝鲜战争的描述一直存有争议。首先。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是正儿八经的战争。不是简单的村长械斗;其次。作者对于明朝火器有些夸大;再者。日军的统帅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宇喜多秀家而不是书中所说的小西行长;最后。明朝的胜利只是军队的胜利。而不是像抗日战争那样的全民胜利。《明事》显然将万历朝鲜战争提升到全民性质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手游助手哪个好?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题目有点难懂。按照我的理解。“手游助手”指的是常见的手游[&...

《飞驰人生》的经典台词!哪句打动你?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就三个字那就是我曾经……为什么不是大段的台词而是这三[&he...

空降兵,通讯兵,侦察兵等兵种,哪个兵种综合素质或战斗力最强?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这个是根据战时需要分为。每一个兵种协同作战过硬的本领。如[&...

LOL:MLXG退役成“蹭热度”,官宣日期撞上宝蓝生日,遭在役选手粉丝怒喷,如何?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LPL赛区极具代表意义的野王“MLXG”宣告退役。7月2[&...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15:50:39

    明朝,于谦,本心,天泉,天理,吏部,景泰,的是,侍郎,良知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15:50:39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那些事》里有哪些硬伤错误?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0月2日 15:50:39

    我硕士论文写的是王阳明思想。我就说说《明朝那些事儿》对王阳明的误读吧。当年明月虽然非常推崇王阳明。但我可以肯定他并不懂